爱看书吧

正文 第3节(第2页/共5页)

说道:“我觉得小川说的也许确实有可能性,但是清国太后真的会这样丧失理智吗?这实在是令人存疑啊…”

    第八章 不同的时代

    此时的伊藤博文却猛的合上了相册,脸上的温和神情已经消失不见了,他看着伊东语带责备的轻轻呵斥道:“一个搞政治的人,你怎么只能考虑可能性呢?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这种可能性。假如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日本该怎么办?这才是我们该考虑的东西。”

    面对突然进入上位者心态的伊藤,伊东也立刻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说道:“假如出现这样情况的话,清国就会大乱,因为各国是不可能容忍清国玩弄这样的小花招来羞辱自己的,清国可能会被彻底的瓜分,我国或许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伊藤博文沉思了数秒后说道:“我们没必要去假设清国上层的心态,我们这边就有了解清国上层心态的人,你可以去拜访一下梁任公,从他嘴里了解一下清国上层的心态和清国太后是否会下达这样昏聩的命令。

    日本是个小国,哪怕我们打赢了日清战争,获得了列强的承认,但在列强之中我们还是最弱小的一个。这个时候清国发生动乱,我们根本无能为力,因为我们还没有把朝鲜、台湾消化掉,如何还能去占有新的利益?

    对我们来说,清国维持现状才是最适合的。此时让各国瓜分清国,我们最多只能获得一些残羹冷炙,而且在清国灭亡之后,在一群白种人的列强环绕下,日本该如何独善其身?”

    伊东原本还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情顿时不见了,确实清国虽然老朽无能被日本人视为一个腐败不堪的老大帝国,但只要清国还存在,那么日本就不用担心成为列强的目标,因为不管怎么比较,中国都比日本看起来更有油水,且容易征服。

    这样一个吸引列强目标的靶子消失之后,日本也就暴露在了列强的目光之下,哪怕明治以来日本上层一直积极推进开国政策,试图把日本完全变为一个欧洲国家,但他们终究还是改不掉身上的肤色的。连俄罗斯这样的白种人国家,在西欧各国眼中都是野蛮的白皮肤的鞑靼人,何况是他们这些黄皮肤的亚洲人。

    就在伊东纠正自己的心态时,伊藤博文又向他问道:“那个小川平吉是个什么样的人?”

    伊东赶紧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了伊藤,伊藤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安排个时间让他来拜访一次我吧,我很想听听他对于清国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的看法。”

    伊东答应了一声,这才开始汇报关于推进新党组建的进度。伊藤博文此时的心思却似乎有些不在这里了,他听完了伊东的汇报后就“唔唔”两声,算是结束了这场会面。

    趁着老师康有为前往加拿大组建保皇党的空档来东京的梁启超,其实只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同孙中山等革命派会面,试图联络革命力量为改良派所用;二是联络日本政要,希望能够说服日本政府出面解救被软禁的光绪帝。

    只不过这两件事的进展都不是很顺利,革命派只是想拉改良派襄赞革命,而不是支持改良派的保皇主张,毕竟改良派此时在国内还是比革命派的影响力要大。

    百日维新虽然只是一场自上而下发动的改良运动,但在各地还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的,而反观革命派却只能在沿海地区搞一些声势不大的起义,还很快就被地方官府给镇压下去了。

    但是,革命派以留学生为主,因此在海外却比改良派影响力大,梁启超希望能够借助革命派在海外的影响力对国内施压,最终能够迫使太后释放光绪帝。

    至于和日本政要的联络,虽然这些日本政要人物对于光绪帝的遭遇表示同情,可是却没有人愿意给出一个确切的承诺。很显然,这些日本人并不愿意为了一个外国君主的自由去激怒外国现政府的愤怒。

    就在梁启超在旅馆内感觉前路迷茫之际,突然听到旅馆的茶房来汇报,自己有客人来拜访,他打开房门后便认出了来人正是伊藤博文身边的心腹伊东巳代治,他顿时热情的把客人迎接进了房间。

    梁启超原本以为自己迎来了转机,伊藤博文或许改变了主义,愿意插手帮助解救光绪帝。但是伊东却避而不谈对于光绪帝的解救事务,只是和他谈起了清朝上层一些顽固派人士的性格。

    梁启超以为这是切入正题前的一些闲话,因此也就尽心尽力的为伊东讲述了一些顽固派人士的为人和行事,并顺便讲了讲清政府内部的权力运行规则。老实说,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向西方学习的狂热期,因此对于满清内部的人物及权力运行规则已经不如甲午战争前那么重视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把清国当成自己的对手了。

    假如不是因为伊藤博文的一番批评,主学西方法律的伊东巳代治根本不会去寻求了解清政府内部的权力运行机制。但是现在听了梁启超这一番讲解,他猛地意识到,在当前的清国,政治权力已经完全失去了制衡,成为了清太后一人的独裁。

    这就意味着,一旦清太后做出了什么决定,很快就会变成这个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没有人会出来阻拦的。这和维新变法前朝廷还有两派互相牵制的时期是完全不同的,在哪个时期朝廷的政策至少需要得到两派的妥协才能出台。

    这就意味着,一旦清太后盲目的向列强宣战的话,就会立刻变为政府的决定,这可真是太糟糕的独裁体制了。哪怕是坚持君主立宪制的伊东巳代治,也无法接受现代还有这样家天下的君主专制方式。

    他对此沉默了数秒后,终于向梁启超道明了自己拜访的主题,“…以上就是当前北中国地区农民日趋不满的行动。我想要请教梁先生的是,一旦这些农民自发的排外运动联合起来向贵国朝廷发难,贵国的朝廷会不会利用这些农民的排外情节,宣布向各国宣战?”

    梁启超沉吟了许久之后,终于点了点头回道:“会,为了避免这些农民把仇恨的对象指向朝廷,朝廷一定会顺从他们的意思,让这些农民去驱赶外国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祸水东引罢了。”

    看着一脸无动于衷的梁启超,伊东巳代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