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华夏真相集背砍刀诗人 > 正文 第七集 陷害真卿

正文 第七集 陷害真卿(第3页/共5页)

刚被加封为国子监事,兼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并进封郑国公,再次权倾天下,朝中无人可及。

    大历五年,三月寒食节,皇宫宴会。宴后鱼朝恩被代宗命人擒获,终缢杀之。

    字幕:大历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宰相元载获罪被杀。

    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就此入阁拜相,名列六部之首。

    此时天下承平,颜真卿勤劳政务,与皇帝及同僚打打太平拳,自求平安多福而已。在此期间,其书法技艺渐至炉火纯青,天下无有能出其右者。

    这一日,颜真卿偶至泰陵,私自前来参谒祭拜故主玄宗李隆基之灵。

    事后闲步观景,忽觉守墓老者极为眼熟,待仔细端详,发现竟是已死官宦高力士。颜真卿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屏退从人,与其交谈,方知就里实情。

    原来自上元元年八月,太上皇李隆基移居太极宫甘露殿,高力士与宦官王承恩、魏悦等人因侍从李隆基登长庆楼,便被李辅国设计陷害,流放黔中道。

    高力士行至巫州,见其地荠菜多而人不食,感伤不已,因而歌咏道: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宝应元年三月,高力士遇赦回归,闻太上皇已死,乃号啕痛哭,死而复苏,便命家人奏报朝廷,说自己吐血而死。

    代宗李豫因高力士乃耆宿长辈,曾护卫先帝,便诏命追赠扬州大都督,使陪葬泰陵。下葬之时,棺中其实只有衣冠,并无尸体。

    而高力士本人却隐却本来面目,在此拥庐居住,为故主守陵一十五年。

    颜真卿闻罢,嗟叹不已,便要将高力士接回府中,养其终老。

    高力士摇头道:老奴今日肯示本来面目拜见宰相大人,其实自知天命已至,将不久于人世矣。我死之后,当陪伴故主于地下,更无他求。

    颜真相:则公公今以真面目示我,必有见教。

    高力士:老奴当年被李辅国陷害,拜辞故主之时,太上皇亲赐典籍一册,令牌一枚,名单谱系一卷,密嘱我若见你颜大人之时,务必转赐大人。太上皇嘱咐,说大人已知鬼谷门历代相传之事,无须多言,见了此物自然明白。唉,谁知造化弄人,这一等竟便是十七年之久,老奴将垂死之际,方得再见大人之面!

    当时言罢,遂进入内室,自墙内暗格中取出一个檀香木匣,郑重交予颜真卿。

    颜真卿大礼参拜,接过打开看时,见内中果是三样物什,一如高力士所说。

    其书乃名《鬼谷子秘书》,令牌名为“鬼谷太祖王诩之令”,那卷名单,自是《鬼谷门历代掌门祖师谱系》。

    颜真卿拜授此三件信物,从此便为鬼谷门第四十五代掌门,习学本门绝技。

    高力士见上皇所嘱之事终得完成,不由满心欣慰,乃长笑三声,又大哭三声,自入泰陵墓道,从里面按动机关,关上墓门。

    大历十四年,贾耽升任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同年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加朝议大夫,封广川男。

    也便在当年,唐代宗李豫驾崩,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在位十八年,终寿五十三岁。

    李豫崩逝,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

    颜真卿任礼仪使,常遭兵部侍郎袁傪排斥,奏疏无法上报朝廷。时值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建议亦多被权臣阻扰,难以实施。

    颜真卿因刚正得罪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到奸相卢杞掌权,更厌恶其刚正不阿,改授为太子太师,罢其礼仪使。

    卢杞又探听哪个方镇偏远有缺,欲将颜真卿排挤出京。

    颜真卿知其心意,乃登门去见卢杞道:公之先父卢中丞为安禄山所杀,头颅被送到我平原郡时,脸上满是血污。是我不忍心以布擦拭,而亲自用舌舔净。公今与我同朝为官,奈何如此不肯容忍耶!

    卢杞遂惊惶下拜,只得自承为子侄晚辈,但内心却愈加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当此之时,藩镇割据之势渐成。

    河北三镇节度使独立为政,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

    代宗大历年间,李怀仙为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所杀,三朱相继为节度使;田承嗣死,其侄田悦承袭。

    至德宗建中二年,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继任。

    德宗李适欲改此状况,拒绝其请。于是李惟岳、田悦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联兵抗命。

    唐德宗派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讨伐,贾耽受命进屯谷城,攻取均州,荣立军功,获加银青光禄大夫。

    梁崇义兵败自杀,贾耽至京献俘,受到朝廷封赏。

    贾耽谢恩已毕,辞帝下朝,便来诣拜颜真卿府。

    颜真卿见其不请自来,暗赞历代先师天机之深,便依照谱系所载,将鬼谷门掌门之位传予贾耽,并传秘籍及太祖令牌。

    其后不久,部将王武俊杀其主李惟岳归降朝廷。但因不满朝廷封赏,复与田悦、朱滔相互勾结,联兵反叛,相约称王。

    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约淄青正己子李纳称齐王,乱事扩大。

    直到兴元元年正月,德宗下诏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镇如初,战乱才逐渐平息。此后河北三镇自立节帅,便成惯例。

    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

    平叛主帅淮南节度使李希烈公然反叛,复联合李纳、田悦、朱滔三镇,各自称王,并于次年起兵,攻陷汝州。

    奸相卢杞闻报大喜,以为终得机会报复,遂奏请天子,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