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子牙独自往磻溪隐迹,以待时机成熟,再出来辅佐明君,推翻商纣,顺便代天封神。
而另一边的众多百姓等到天明之后,见四周果真是是西岐地界。便一路过了金鸡岭,又经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终于是远远地见到了西岐山;又过了七十里路,到了西岐城中。
众民进城,观看景物;民丰物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众民一齐作了一手本,投递到上大夫府上。散宜生接看手本,而后将此事告知了代父管理西岐的世子伯邑考。
第二天就有伯邑考的命令传下来“既朝歌逃民因纣王失政,来归吾土,无妻者给银与他娶妻。又与银子,令众人僦居安处。鳏寡孤独者在三济仓造名,自领口粮。”宜生领命,随后吩咐下面的人去具体落实这些话。
说完这件事之后,不知为何伯邑考忽然想起姬昌已是被囚禁在羑里七年了,于是对散宜生等众大臣说道“父王囚羑里七年,孤欲自往朝歌,代父赎罪。卿等意下如何”散宜生却是奏道
“臣启公子主公临别之言,七年之厄已满,灾完难足,自然归国。不得造次,有违主公临别之言。如公子于心不安,可差一士卒前去问安,亦不失为子之道。何必自驰鞍马,身临险地哉。”
伯邑考闻言,叹息道“父王有难,七载禁于异乡,举目无亲。为人子者,于心何忍。所谓立国立家,徒为虚设,要我等九十九子何用我自带祖遗三件宝贝,往朝歌进贡,以赎父罪。”他是心意已决,非要去救姬昌脱困不可。
伯邑考要往朝歌为父赎罪,虽有上大夫散宜生阻谏,公子却是心意已决,故而随即就进宫辞别了母亲太姬,要自己带着宝贝往朝歌赎罪。太姬问道“汝父被羁羑里,西岐内外事付托何人”伯邑考回道“内事托与兄弟姬发,外事托付散宜生,军务托付南宫适;孩儿要亲往朝歌面君,以进贡为名,请赎父罪。”
太姬见伯邑考坚执要去,只得应允,吩咐道“孩儿此去,须要小心”伯邑考自是一口答应下来,随即辞去,又到殿前与二弟姬发说道“兄弟好生与众兄弟和美,不可改西岐规矩,我此去朝歌,多则三月,少则二月,即便回程。”
伯邑考吩咐完之后,就收拾宝物准备进贡之事,选了个良辰吉日起程。这一日,姬发同文武官共九十七位弟弟,一起在十里长亭为伯邑考饯别。邑考与众人饮酒一番后,就作辞离去,一路前行,扬鞭纵马,过了些红杏芳林,行无数柳阴古道。
伯邑考与从人一日就已是行至汜水关。关上军兵见队伍打着两杆进贡旛幢,上书西伯侯旗号。自是来报与主帅。守关总兵韩荣下命开关。邑考进关之后,一路无言,只管蒙头赶路。行过五关,来到渑池县,渡黄河至孟津,进了朝歌城,在皇华馆驿安下人马。
次日,伯邑考问驿丞道“丞相府住在那里”驿丞回答道“在太平街。”虽说打听清楚了此事,伯邑考却是并不着急去拜访丞相,第二日先来到午门前,却是没有看见任何一员官在此处走动,又不敢擅入午门。
来来回回地,已是五日过去,这一日邑考一身素缟抱本立于午门外。少倾,只见一位大臣骑马而至,乃是亚相比干也。伯邑考见了连忙向前跪下。比干问道“阶下跪者何人”伯邑考回答道“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
比干闻言,连忙滚鞍下马,以手相扶,口中称道“贤公子请起”二人立在午门外交谈。比干问伯邑考“公子为何事至此”邑考回道“父亲得罪于天子,蒙丞相保护,得全性命,此恩天高地厚;愚父子兄弟铭刻难忘
只因七载光阴,父亲久羁羑里,人子何以得安。想天子必思念循良,岂肯甘为鱼肉。邑考与散宜生议,将祖遗镇国异宝,进纳王廷,代父赎罪。万望丞相开天地仁慈之心,怜姬昌久羁羑里之苦,倘蒙赐骸骨,得归故土,真恩如太山,德如渊海。西岐万姓,无不感念丞相之大恩也。”
比干闻言问道“公子纳贡,乃是何宝”伯邑考回道“自是始祖父亶所遗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美女十名,代父赎罪。”比干有些好奇,问道“七香车有何贵乎”邑考回答道“七香车;乃轩辕黄帝破蚩尤于北海,遗下此车,若人坐上面,不用推引,欲东则东,欲西则西──乃世传之宝也。
醒酒毡;倘人醉酩酊,卧此毡上,不消时刻即醒。白面猿猴;虽是畜类,善知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讴筵前之歌,善为掌上之舞,真如呖呖莺篁,翩翩弱柳。”比干听罢,却是叹息道“此宝虽妙,今天子失德,又以游戏之物进贡,正是助桀为虐,荧惑圣聪,反加朝廷之乱;无奈公子为父羁囚,行其仁孝,一点真心,此本我替公子转达天听,不负公子来意耳。”
说完后比干径往摘星楼候旨。有奉御官启奏纣王道“亚相比干见驾。”纣王道“宣比干上楼。”比干上楼朝见。纣王问道“朕无旨宣召,卿有何表章”比干启奏道“臣启奏陛下西伯侯姬昌子伯邑考,纳贡代父赎罪。”
纣王又问“伯邑考纳进何物”比干就将伯邑考给他的进贡本呈上。纣王览毕,对比干说道“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美女十名代西伯侯赎罪。”似乎是总结,又好像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只是比干猜不透,就不敢搭话。
而后纣王宣伯邑考上楼。伯邑考为示尊重,以肘膝而行,俯伏启奏道“犯臣子伯邑考朝见。”纣王见伯邑考如此恭谨,也就点头道“姬昌罪大忤君,今子纳贡为父赎罪,亦可为孝矣。”
伯邑考见纣王不加怪罪,便知今日事又成功之可能,连忙奏道“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暂居羑里。臣等举室感陛下天高海阔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今臣等不揣愚陋,昧死上陈,请代父罪。倘荷仁慈,赐以再生,得赦归国,使臣母子等骨肉重完;臣等万载瞻仰陛下好生之德出于意外也。”
纣王见邑考神情悲惨,为父陈冤,极其恳至,知是忠臣孝子之言,也是有些感动,就赐邑考平身。邑考谢恩,立于栏杆之外。
而此时妲己在内帘见邑考丰姿俊雅,目秀眉清,唇红齿白,言语温柔,乃是当世难寻的美男子。只是珠帘之内看不真切,于是妲己传旨“卷去珠帘。”左右宫人将珠高卷,搭上金钩。
纣王见妲己出来,虽是不知何故,却也不问,只是口称“御妻,今有西伯侯之子伯邑考纳贡代父赎罪,情实可矜。”妲己说道“妾闻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真世上无双,人间绝少。”纣王有些好奇问道“御妻何以知之”
妲己回道“妾虽女流,幼在深闺闻父母传说,邑考博通音律,鼓琴更精,深知大雅遗音,妾所以得知。陛下可着邑考抚弹一曲,便知深浅。”纣王乃酒色之徒,久被妖氛所惑,心性又是早就被墟狱锁链扭曲得不成样子了,一听其言,便命伯邑考叩见妲己。
邑考朝拜之后。妲己就问道“伯邑考,闻你善能抚琴,你今试抚一曲何如”邑考却是摇头启奏道“娘娘在上,臣闻父母有疾,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今犯臣父七载羁囚,苦楚万状,臣何忍蔑视其父,自为喜悦而鼓琴哉况臣心碎如麻,安能宫商节奏,有辱圣聪。”
纣王见妲己欲听伯邑考琴音,就说道“邑考,你当此景,抚操一曲,如果希奇,赦你父子归国。”邑考听见此言,大喜谢恩。纣王随即传旨,取来古琴一张。邑考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十指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名曰“风入松”
杨柳依依弄晓风,桃花半吐映日红。芳草绵绵铺锦绣,任他车马各西东。
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珠,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今听得此音之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以前所听过的笙簧箫管,檀板讴歌之属,现如今回想起来,只觉得俗气逼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