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就是……山寨机横空出世。
正规的厂商在自由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对山寨机厂商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看看山寨机厂商里面能不能出一些能扶得上墙的。
虽然,总体来说,山寨机厂商一直是鱼龙混杂,但无疑还是在过渡时期,起到了继续发展国内手机供应链的作用。避免了这一块市场,彻底被海外品牌垄断。
真正的行业拐点,则是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
国内手机产业链,对智能手机是毫无抵触,而是迅速的拥抱智能手机。
于是,后来的国产手机品牌,重新借着智能机的洗牌,不仅夺回了国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也能做到半壁江山。
后来华米OV的爆发……其实,是长期以来,国内消费电子供应链,持续的技术积累的结果。
当然,后来是2亿部手机年出货量,或者是销量超过苹果,是很危险的一个标志。
比如,后来鹰酱制裁的标志之一,达到苹果年销量的头部科技巨头,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大概率会被制裁。
赵晗也不准备,将来冲高销量到最头部,那个出头鸟太明显了。
“手机最核心的SOC,也要多元化……”赵晗说道,“联发科很好用,但我们不能只用联发科。培养自己的供应链厂商,避免押注一家,也是很关键的。”
“国内其实有个替代的方案,展讯公司!”李晓军表示,“我跟展讯的创始人团队,还算比较熟悉。当初,在硅谷的时候,打过交道。”
“嗯,可以多联系展讯,最好以后的手机SOC下订单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研发。”赵晗问道,“不知道可以获得展讯的技术授权,甚至共同研发吗?”
“我去问问看!”李晓军笑道。
展讯公司其实是后来紫光展锐前身,紫光展锐后来在手机SOC市场份额大约15%,行业地位是世界第四,主要是低端机型。
但看展锐所处行业的就知道了,都是巨头。
高通第一,联发科第二,两者市场份额差不多可以达到30%左右,前两名占据60%市场份额。第三是苹果,其自研手机芯片份额最高到19%,紫光展锐后来是第四,占据15%市场。
虽然后来紫光展锐SOC基本上是用在低端机型,但事实上,跟同行也是同一个时代的技术,只能说略逊只能做低端了。
跟海思相比,紫光展锐自然是不行的。
但事实上紫光展锐,也是国内的技术底蕴之一。
某种意义上,展讯也是世纪初硅谷归国的技术力量代表之一。
2001年,展讯创始人团队,带着37名硅谷科研人才,回到国内创业。由于其起步,技术水平就比较高,且,获得了风投资金支持。
然后,2003年就研发成功世界首颗GSM/GPRS(2.5G)多媒体基带一体化单芯片-SC6600B,其后,持续的迭代手机芯片产品。
在2006年10月的时候,展讯已经有1000万颗芯片下线。
到2007年6月,展讯在纳斯达克上市。
一直到,2013年,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