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大队是最先全部完成建设的,赵柯今年回来,就见到了新村子的完成体,那是一个质朴的、充满烟火气和本地特色的、梦幻的村庄。
不止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又爱又满足,这一切,他们从前梦里都不敢梦。
赵柯见到也爱的不行。
她还想更好。
赵柯很早之前就想要办的大集,外面商业已经开始复苏,今年的春节在一月二十五号,于是,从十二月份开始,公社先组织起人在内部赶大集。
村民们自制的酒、豆油、豆腐、笤帚、布鞋、衣服等等出现在集市上。
大集在各个大队轮转期间,赵柯跑了好几趟县里,打通了县里的渠道,又把大集带到了县里和其他公社去。
而从这一年开始,双山牌的酒、豆油、大米等产品慢慢成为了本地人不可或缺的家乡的一部分。
·
年关将至,游子归家。
腊月二十八,距离最远的曲茜茜和春妮儿也回到赵村儿大队。
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做准备,凡是看见两人的,都感叹起来。
“外头的水咋这么养人?”
“赵瑞媳妇儿本来俊,模样更立整了。”
“瞅瞅,春妮儿都大变样儿了,哪还看得出以前的影子喽。”
“这咋打扮成这样了?”
春妮儿和曲茜茜到公社就打听赵柯了,听说她回村儿了,便约好放好东西就去她家看她。
赵柯家的新房,有四间屋,家里的每个孩子,就算是出嫁了,也有一间屋子。
赵棉赵枫都不常回来,他们的屋子除了放自家的东西,全都贡献出来,给赵柯放她越来越多的书信。
余三舅当初给打家具的时候,还特地打了好多到顶的柜子,就怕装不下或者落灰或者保存不好糟尽了。
这就导致,赵柯没年过年扫尘都是个大工程,得干干歇歇好几天。
今年赵枫回不来,庄兰去部队陪他过年。
余秀兰热情邀请了于师傅一家来赵村儿大队过年,余秀民也申请到假期,要和林清一起回来过年,他们就约在一起走,都是明天到。
赵建国得在公社卫生所值班到明天,到时候拖拉机去一起接回来。
余秀兰年纪越大嘴越能唠叨,时不时就要到赵柯这儿念叨:“他们这赶得不早不晚,要赶到除夕,客车就不通了,回不来了。”
赵柯边擦灰边道:“姐他们算好时间的,再说,就算小客车不通了,咱们也可以开拖拉机去接。”
“那多冻得慌,你舅妈本来就挑剔,这几年因为孩子不回去,没少埋怨,要是冻着,更完了。”
刘三妮儿人老了,落叶归根就不爱往外走了,但孩子不能不见父母,那头走不开催得不行,她没办法就会带孩子回部队跟父母团聚。
这几年只回了两次。
但不止她想赵村儿大队想得紧,三个小树苗一样抽条的孩子也待不几天就盼着回来。
余岳是个大嘴巴,他妈说这边儿给孩子养得不跟他们亲,他就回来学,余秀兰也不高兴。
不过亲戚之间,这种小矛盾啥时候也停不了,赵柯几乎不管。
现在余秀兰又说起,要是不打断,她后面没完,于是赵柯岔开道:“妈,你不是熬肉冻呢么,快去看看火,别烧完了。”
余秀兰一拍手,刚忙往出走。
随即,外头响起余秀兰惊喜的声音,“茜茜,春妮儿,你俩回来了!”
几声应答之后,两个人走进赵柯所在的屋子。
赵柯的视线完全锁在春妮儿身上。
她的变化说一句翻天覆地不为过。
春妮儿烫了个时髦的卷发,脸上画着精致的妆,穿着小皮鞋,衬衫和女士西裤,外头罩着一件时兴的棉袄。
赵柯笑道:“你这打扮得可真漂亮。”
春妮儿托了托卷发,露出几分腼腆,“我们俩回来的路上,我还说呢,村里人不知道会咋说我,那我也不管,我就得风风光光的,我就是风光。”
曲茜茜相对来说,素净一些,不过穿着打扮也照比从前靓丽了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