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
沈括不能派,苏颂又年纪太大,地位也实在太高。
思来想去,如今朝中,能胜任徐州方面的要求的官员。
就剩下一个韩公廉了。
只是,韩公廉现在的官阶太低了——哪怕他如今被苏颂保举,经赵煦特旨拔擢,直接飞升为京官——以承务郎(从九品,京官最低的一阶)充元佑浑运局判官丶主管工部架阁文字。
以其为监司官,倒也合理。
问题是,徐州利国监在宋用臣后,地位已经飞升成了直属赵煦这个皇帝亲临的监司。
其地位,已经相当于现代的中央直管的国企了。
尽管,其地位变化就在这两年。
但也足以在内部,形成一个官僚集团。
所以,韩公廉过去的话,下面一个管事的官吏,在官阶上都要比他大——赵煦就记得,宋用臣保举过三个小使臣阶的内臣,充利国监主管官吏。
同时,在利国监内,还有几个靠着立功,升上来的从八品文官。
于是,韩公廉的官阶和地位,就都不够了。
他下去的话,是很难展开工作的。
这样想着,赵煦忽然灵光一闪。
「对了!」
「我可以机械降神啊!」
「从向家人或高家人里,选一个合适的人过去!」
向家丶高家,如今是外戚里的当红炸子鸡。
向宗回丶高公纪姑且不提。
哪怕是向家丶高家中的旁系,官职地位都很高。
随便派个人过去,就可以镇压住利国监上下了。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人得听话丶懂事。
他得习惯当甩手掌柜。
不能过去后,就想要建功立业,然后外行指挥内行,直接把利国监给搞废。
又或者,满脑子都是捞钱,把利国监的油水给榨乾净,全部揣自己兜里。
而这样的人,无论什麽时候,都是很稀缺的。
以赵煦所知,如今的向家和高家,似乎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人。
「难道,我得去孟家丶狄家找?」
理论上,孟卿卿和狄蔷还有文熏娘的家族,也都可以被算进外戚范畴了。
文熏娘家族,因为有文彦博在,暂时不在考虑范围。
这样一来,孟卿卿和狄蔷的家族,就成为了赵煦的选择了。
孟家首先出局——赵煦在自己的上上辈子,就没发现过孟家有什麽可堪造就的人才。
连当纨絝,他们都当不好,净给孟卿卿添乱。
和赵煦生母朱氏的外家的那几个废物,堪称绍圣年间的卧龙凤雏。
至于狄家?
倒是可以看一看,选一选,能不能有什麽人材。
……
汴京城的科举氛围,日渐浓郁之时。
海的那边,数千里外的日本国京都城内,却是另外一副景象。
满城上下,皆是惊慌失措之人。
概因,前线传回来了最新的战报——辽兵同时进讨山阳道的周防丶长崎以及南海道的土佐丶伊予。
并且全部大获全胜!
日本被讨取了十几个将官的首级。
已是全线溃败!
特别是山阳道,战事尤其不利。
周防丶长崎两国,都已沦陷。
辽军正在山阳道高歌猛进,兵威震于天下!
京都城,在接到这些战报后已如惊弓之鸟。
公卿们都在私下议论着,唐兵的凶残与不可抵挡。
尤其是唐兵麾下的那些刀夷武士(女真),简直是地狱中的恶鬼。
他们经常几十个人,就敢于冲击几百甚至上千人组成的日本军阵,还能经常性的冲溃日本军阵。
将一个个武士的首级砍下,筑垒成京观。
据说,在周防,他们甚至一次斩首了三千轻足。
将轻足们的首级,筑成了小山一样高的京观。
周防守贺茂长昌,就是因此被吓得魂不守舍,直接举城而降。
至于长崎?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