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李承乾和李泰!大唐王室的肮脏!
王安石完全被秦国愿意释放赵构的消息给冲昏了头脑,以致于没有看出秦国做出这一举动背后的用意。
现在新朝已经建立了起来,赵构不再是宋国君王,而是毫无权力的太上王。
如果他一直呆在秦国那自然无事。
可他若是回到宋国这边,权力必然会再次回到他的手上。
若是单单如此的话倒没什么。
主要是以王安石为首的这一批支持拥立新王的大臣,他们该怎么办?
所谓一朝君王一朝臣,他们身为赵构的臣子,却放弃了自家君王的性命,转而去拥立新王登基。
不管是有什么因素在里面,他们“弑君”的举动都是无法消除的!
纵使赵构刚开始可以不在意,但这将会是永远深埋在他心里的刺。
每回想一次在秦国遭受的屈辱,他就会被刺痛一分,直至再也难以抑制!
届时迎接群臣的将会是一场大清洗!
陆秀夫他们在官场修炼大半辈子,早已经人老成精,怎会看不出秦国的打算?
但实际上扶苏这么做就是一手阳谋,堂堂正正地告诉你他要这么玩。至于怎么破解……
那就看他们愿不愿意赎人,又或者是赵构被赎回去后有没有那么宽广的心胸。
但谁都知道以赵构那深沉的城府与心思,指望他自行释怀的希望十分渺茫。
而不赎人更是不可能,赵构是宋国的君主,他们这群臣子连君主都不愿意赎,传出去了将会04对朝廷威望造成巨大冲击。
无数士子也会骂他们是一群逆臣!
彻底失去百姓的信任!
扶苏将一个无比艰难的选项丢了过来,让他们赎也不是不赎也不是。“所以我们现在……到底要不要答应秦国的条件,出钱赎回陛下?”沉默许久后,陆秀夫沉声说道。
没有人开口回答他。
但其实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他们不愿意去承认、去面对的答案。
赵构只有不回来,才是最有利的。
“太上王是我大宋君主,怎能任其在秦国遭受羞辱?这亦是我大宋的耻辱!”“我等身为臣子更不能见死不救!”
王安石蓦然开口说道,语气神色俱都充满了坚定,没有半点犹疑不决!
文天祥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眼中有吃惊之色。“你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么?”“你可能会死。”
文天祥的眼神格外锐利,盯着王安石说道,言语极为沉重。
而王安石眼眸低垂,平静说道:“我只是做了身为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不论陛下回来后如何降罪,都是我应得的。”
王安石知道赵构回来他会很危险。
但早在当初提出拥立新君的建议时,他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因为即便赵构回不来,等赵慎长大后他也必死无疑,是不会放过他这个间接“杀了”父王的臣子的。
伴君如伴虎,君王眼中从无恩义。
文天祥深深地看了王安石一眼,沉默片刻后才说道:“老夫会尽力保你无恙,但……说不定也自身难保。”
语气中略带自嘲。
因为他也是拥立新君的支持者之一。
但他毕竟是从仕五十年的老臣,从赵构父王那一朝就在朝中,在朝野的威望都很深重,赵构不一定会动他。
最多就是在他死后给一个恶谥。
但是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假若赵构真的不念旧情,他也自身难保。
“我等也会尽力保你的。”
张世杰和陆秀夫也做出了表态。
他们都很欣赏王安石的这份风骨,因为王安石是真正为了大宋而奉献。
“谢过各位大人。”
王安石朝文天祥三人深深行礼。
宋国最终答应了秦国赎人的条件。
经过宋国朝廷的一番讨论,最终决定出五百万两银子和财帛千车的代价赎人。
这已经是一笔极庞大的天文数字了。
在汴梁城的孙膑第一时间收到了宋国出的价,然后自作主张将赎金翻了一倍,根本没有朝扶苏那边请示。
而宋国得知秦国将赎人的价格翻倍后,自然是气得咬牙切齿。
但奈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纵使心中再如何恼火,也只能答应下来。
而孙膑见好就收没有继续得寸进尺,于是赵构的赎金最终定为了一千万白银和两千车宝物财帛。
为了防止秦国临时反悔加价,宋国朝廷第一时间派人去和秦国签订了契约。
而这个消息很快在朝野传开了,得知赵构即将被赎回来,有人高兴有人忧。
高兴的自然是因为自家国君能够回来,而担心的人则是在忧心赵构返回宋国后会引发什么样的变故。
唐国,长安。
唐国在冬季遭遇了一场大雪灾,但得益于朝廷对此早有准备,所以这场雪灾带来的影响得到了很好的消除。
总的来说唐国这个冬季过得还算平稳,但是王宫之中却并不平静。
首先是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