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寒门宰相最新章节 >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望西北,射天狼

[寒门宰相] 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望西北,射天狼(第2页/共5页)

nbsp;  酒肆里顿时爆发出喝彩,有个商贾模样的汉子激动得打翻了酒碗:“那彭将军可是学了杨六郎的锁喉枪?“

    “这位客官问得好!“说书人顺势把杨家将的桥段嫁接进来,“彭将军使的正是天波府秘传。”

    “那李秉常吓得魂飞魄散,忙唤出铁鹞子摆什么天门大阵...“

    一旁一名军汉笑骂道:“放屁!铁鹞子哪会摆阵?都是三骑一队散着冲……”

    说书人闻言尴尬。

    但众人一听也不以为意,反而纷纷替说书人辩解起来。

    “这是赏钱继续讲!莫被这些大字不识的军汉搅了兴致,京师里谁不知你铁嘴之名。”一名说书人见了赏钱眼里露出贪婪之色,继续道:“但见轰隆一声雷响,三千铁鹞子被炸得人仰马翻——“

    众人呵呵有声,听得是神采飞扬。

    说书人继续道:“那李秉常败逃时,学当年李元昊戴铜面具诈死,却被咱们神臂弓手一箭射穿面具...“说着突然压低嗓音,“诸位可知这一箭是谁教的?正是彭孙受杨业将军托梦传艺!”

    似说书人这般,宣德门外聚集的百姓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

    几个太学生甚至将章越的《平戎策》抛向空中,纸页在朝阳下如金蝶纷飞。

    “胜了!”

    “胜了!”

    太学生们欢庆着。

    觉得灵州城旦夕可下。

    ……

    而此刻章越在都堂里正吃着刚从井水里捞起的果蔬,章亘在旁熟练的切瓜。

    沈括笑着向章越道:“如今正是岭南荔枝的好时候。我当年知宣州的时候,曾有岭南的商人路经此地,偶尔尝过一次,那是格外鲜甜。”

    章越笑道:“存中若想去岭南吃荔枝那是好说。”

    沈括哈哈大笑道:“不敢求,不敢求啊。”

    顿了顿沈括道:“这些年从丞相以邮政司贯通汴京与陕西的通路,何不将此法推行至天下各路,不仅使陕西至汴京消息往来更加便利。”

    “这一次关中调集物资去陕西各路前线,也是大为方便。”

    “沈某想何不让岭南也受其惠呢?”

    章越道:“此言差矣,陕西至汴京的邮路,一半受益于朝廷对西北之故。”

    “若没有此事,邮政司怕是要赔了本。有弊无利办事少为之。”

    说着章亘毕恭毕敬地给沈括端来瓜果。

    沈括笑呵呵地点点头,等章亘出门忙事时,连忙道:“世侄愈发精明干练,他日揆位可期啊。”

    章越道“你我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话说回来,宰相之位岂是好为。”

    沈括笑道:“诶,本朝韩吕两家都是父子宰相。”

    “这是佳话!一般子弟我不是不敢劝的。”

    “但世侄我看是人中龙凤,魏公若压着怕是反而不好。”

    章越摆了摆手道:“亘儿自视太高。”

    沈括道:“世侄在西北时先后在俞充和韩缜手下任职,倒是善于应变。”

    章越听了笑了笑,沈括对此事倒是上心。

    虽说黄履与沈括断绝了翁婿关系,但他对章亘仍是颇为看重。当然这也是对自己表现积极靠拢的一等方式。

    “说说正事。”

    章越没有正面答复沈括。

    沈括肃容,但目光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启禀侍中,上月一位商人毛遂自荐,向朝廷献上所谓的'胆铜法'秘术。“

    “户部尚书曾子宣和出使辽国的苏子由先后接见了此人。“

    “那商人自称掌握秘法,能以胆矾点铁成铜。但曾子宣和苏子由对此法都持怀疑态度。“

    “苏子由召见商人询问:'此法本为朝廷所禁,你能掌握确实难得。但若在官府试验,必然广为流传。你一人之力难以完成,必求助他人,届时秘法将尽人皆知。'“

    “'昔日禁令,岂不形同虚设?我岂能以伪乱法为首务?'商人闻言,只得悻悻而退。“

    章越听到这里,不由皱起眉头。

    此时,那位被讥讽为“三姓家奴“的枢密副使沈括声音微颤,此刻难掩激动:“魏公,子由不是颟顸,而是谨慎。他后来派人告诉了我。我听闻此事后,特意召那商人试验。“

    “结果确实可行。“

    “魏公,我事先听说信州铅山场已用铁釜盛装胆水,旬月间便得赤铜——若推广至全国,每年可增铜料何止百万斤!“

    章越点点头:“此法当真可靠?“

    沈括沉稳答道:“《抱朴子》中确有记载:'诈者谓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与此法原理相通。“

    “需要多少置换?“章越突然发问。

    沈括早有准备,从容从袖中取出算袋:“按旧方,十斤铁仅得三斤铜。但下官已改良配方...“

    章越虽是理科出身,但穿越多年,书本知识早已生疏。

    但经沈括这么一说什么‘以铁换铜’,不就是Fe CuSO?→ Cu FeSO?。

    胆矾的化学方程式是五水硫酸铜,而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就可以置换出铜来。

    沈括说工匠如何如何将铁片浸在胆水中,数天后铁片表面会沉积一层海绵状的铜后,将铁片取出刮下铜粉,最后收集这些铜粉,进行熔炼、铸锭。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胆铜法。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的元佑年间曾有商人献给朝廷,却被苏辙以“朝廷秘法“为由制止。此事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

    现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以铁换铜“之法意义重大。

    现在宋朝和辽国都深陷钱荒,经济处于通缩状态。辽国更严重,辽国百姓除了宋钱,其他货币一概不认,所以外流的岁币又重新回到了宋朝。

    而章越当时为了解决钱荒,就大力推行盐钞交子在市面上增加货币流通。

    历史上熙宁时的当二,当三钱,以及后来蔡京的‘当十钱’,以及吕惠卿在西北发行铁钱取代铜钱,也都是这个思路。

    不过无论当二,当三,当十还是铁钱,这就和历史上大泉五千一样。

    不如实实在在地铸些铜钱,还有对青苗法,保马法,保甲法进行修缮,实行结构性改革。

    沈括听了章越的想法道:“若这胆水炼铜之法得以推广,大宋便可大量铸造铜钱。”

    历史上,北宋末年胆铜产量已占了两三成,到了南宋已高达八成。

    章越道:“还是以这些铜钱作为交子的凭据。”

    盐钞现在原先兑换解盐,到兑换天下各地的官盐,如果朝廷一年有价值一千万贯的盐可售,那么就可以发行一千两百万贯的盐钞,其中这两百万贯就是铸币的利润。

    同时交子是以铜钱铁钱为准备金制度,张咏作益州交子务时,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一百二十六万贯,这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

    后来朝廷滥印导致交子疯狂贬值。

    “丞相高明,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又可增收百万贯!“沈括难掩兴奋。

    章越心道,曾布如今为了西北军费愁眉苦脸了,此事对他算个好消息。

    章越对沈括笑道:“此事存中确有眼光,可以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沈括听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忙道:“承蒙魏公教诲!”

    章越问道:“进献的商人如何赏的?”

    沈括小心道:“户部议给了五十贯!”

    “五十贯?”章越皱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