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季长天:十七十八那边呢?
十八叹口气:别提了,这琼玉阁极不配合,我们出示了您的信物,他们反复查验了好几遍才放我们进去,也不准我们参观,我看他们那里戒备森严,想进去可不容易,撤离路线么......大概有两条。
黄大:碧霄楼,人多眼杂,夜间热闹,易进出。
时久看了看他,实在有些好奇他是怎么在青楼里打听的消息,又没好意思问。
几个暗卫在地图上标注完窃贼可能选择的行动路线,黄大又用另一种颜色的墨标注了城内守卫巡街的路线。
所有银钱数额也汇总到了一张纸上,时久最后在上面写下长乐坊的。
果然如裁缝铺掌柜所说,数额近万,共计九千一百多两。
其中长乐坊丢的钱最多,几乎占到总额的三分之一,而翰墨斋、松风堂损失较小。
季长天盯着了那张地图,思索片刻:十九,在不影响你轻功速度的情况下,你一次最多能携带多少金银?
时久想了想道:六百两。
那么那群十三四岁的小贼,暂且按照三百两计算,季长天指了指地图上的建筑,翰墨斋,位置偏僻,夜巡
卫队巡逻到此的时间间隔极长,又无人看守,作案时间充裕,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偷盗。
松风堂,和翰墨斋类似,时间充裕,但所失有部分铜钱,或需两人。
惠民行较为特殊,夜巡间隔短,被发现的风险极大,案发那天是六月十日,日落时间大约在戌时正,日出则在卯时初,掌柜确认子时之前偷盗已经完成,那么留给窃贼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在卫队频繁经过的情况下,多次往返作案的概率不大,如果一次性搬空里面的银子,至少需要四人。
琼玉阁守备森严,恐怕要蹲守很长时间才能找到机会,失窃数额仅次于长乐坊,其中金子较多,最少需三人。
长乐坊失窃数额最大,但护卫彻夜喝酒打牌,行动难度不大,三人往返偷上三四趟,或许可行。
碧霄楼夜夜笙歌,虽然通宵达旦,但里面的人多忙着颠鸾倒凤,反而不易发现异常,往返作案概率较大......暂定两人左右。
黄二粗略计算了一下:照这么说,那当晚至少有十五人同时作案?不是吧......这团伙的规模也太恐怖了。
十一个。时久纠正道。
为什么?
惠民行的那伙盗贼,在子时之前已经完成行窃,那时距离天亮还有三个时辰,他们完全来得及去支援其他。
有道理啊,黄二琢磨了一下,那也就是说,再加上我们抓到的那个,以及叛逃的那个,这个团伙至少有十三人喽?
也可能是十二个。
又为什么?
我们在官道上遇到那个孩子是在二十天前,那时连环盗窃案早已结束,他有可能是参与之后逃走的。
黄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时久:......
他开始怀疑自己以前高估他了。
黄二确实比一般人心细些,但也就那样吧。
反倒是季长天......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人。
综合所有的路线来看,最有可能成为银钱转运地的,应该是这片区域,季长天执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长乐坊丢的钱最多,那么应该离长乐坊最近,离碧霄楼也不远,不然,他们恐怕真要从天黑忙到天亮了。
时久看着地图上的红圈。
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推断出这么多信息,还是在现场根本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的情况下。
这位宁王殿下,比他想象中聪明许多,说足智多谋也不为过了。
时久看他的眼神逐渐奇怪起来。
十六趴在桌上,仔细研究地图:可这一片不就是些民房吗?也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啊?
有没有,去打探一下不就知道了?黄二说着就要动身,今晚不值夜的跟我走,十五,我看你也歇够了,还有十八。
不是吧!十五一声哀嚎,才回来,还要干活啊?
停,停,季长天急忙拦住他们,二黄,这查案是州廨的活儿,就算咱们把这案子破了,也没有赏钱,你说你,何必这么着急呢?
那两百两金,您不急着追回来?
不急。
......
这么长时间过去,那点金子早就被转移了,就算你现在去查,多半也是一无所获。季长天道,已经折腾了一下午,我是累了,至于你们,该吃饭吃饭,该换班换班,总而言之,不得再擅自出府。
他说罢起身上楼,最后叮嘱道:记得,休息。
第38章打工x\hw\x6\.c\om(xh/wx/6.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