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让当面之敌击退,打到他们不敢动弹再说。于是帝国军转而由仓促防御转入进攻,猛攻第圣骏堡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员茹科夫抓住帝国军急于突破的心理,抵挡两天之后便在敌主攻方向上让开口子,帝国军立即蜂拥而上;等口子内的帝国军多达近万人后,机械化部队突然杀出封紧口袋,断绝后路。保民军飞机重炮坦克陆行舰一起上,把口袋内的敌人砸成肉酱……同样的把戏茹科夫一连玩了七次,帝国军也极为头铁地上了七回当,前前后后损兵折将达一万五千多人,还都是整个乌萨斯帝国中装备最精良,素养最出色的精锐部队。
于是帝国军就再也不考虑什么突破防线了。
总体而言,在整个西南战线上,圣骏堡方面军采取弹性防御,像牛皮糖一样死死黏着帝国军,发现帝国军的薄弱位置立即发动攻击,如果帝国军反击凌厉就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死守,等敌人的锐气被挫得差不多了再发动反击。没指望能从帝国军手中收复多少失地,只要能死死拖住急于打开局面的帝国军就行了。
帝国军五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拼尽全力猛攻,却始终无法有效突破这道该死的防线。即便偶尔打出了突破口,不等他们往纵深发展,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就会赶到,突破口合拢,好不容易取得的突破灰飞烟灭。一句话,没有空军掩护,机动部队远不如人,想要迅速突破保民军的防线,只能在梦里实现。
可是想撤?脱离现在的阵地,在平原上面对保民军机械化部队的追击和空军的遮断?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还在天上看着你们呐!
勉强自保的主力军团们对切尔诺伯格的求援爱莫能助。第三集团军和切尔诺伯格州先是惊慌不已,后是高度沮丧,最后选择“坚定守住,就有办法”。决定立刻在切尔诺伯格外围和城市中建立防御地带。
与养老心态,疏于备战,而且效忠皇帝的第一第二集团军不同,第三集团军是以切尔诺伯格为地盘的“节度使”式组织。除了作为军事编制的“集团军”下辖的各军各师,还有大量非正规的,名号五花八门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切尔诺伯格州有着广大的地域,其中就又有着足够填补战线的士兵。哪怕他们其中有相当多是训练水平极其低下,完全不能离开本乡本土作战的地方守备部队甚至民兵,但在防御中充实兵力也是相对有用的。
除此之外,以部分正规军领头,以新动员部队为主力,第三集团军在切尔诺伯格外卡住各交通要点,建立起纵深近百公里的防御地带。虽然这个“防御地带”根本形不成什么绵密的兵力部署,工事只有士兵们刚刚开始刨的散兵坑,基本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只是以卡住几条公路为重点部署。但凭借那些交通枢纽的防御部署,怎么说敌人也得一个月才能看到切尔诺伯格的城墙吧——
安德烈.别尔康斯基:乐.jpg
经过短短数天的修整,切尔诺伯格方面军在2月25日开始向自己名字的来源前进。保民军近卫机械化步兵第1师作为整个方面军的突击箭头冲锋在前。第三集团军开始来感受保民军大纵深突击的厉害了。
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有一百余辆坦克和三百余辆步兵战车,再考虑到其配属的炮兵旅里的自行榴弹炮与火箭炮,其火力投射效能足够压倒任何一个乌萨斯集团军——只要他们没得到陆行战舰里的主力舰甚至移动城市模块的加强。而突击力更不是任何乌萨斯军队的兵团可比的。
于是乎,近卫机步1师轻而易举地在帝国军防线上撕开了二十公里的口子。它在进攻中打垮了负责防守的两个乌萨斯步兵师,紧接着粉碎了实施反突击的又一个乌萨斯步兵师。第3天时结束突破,随后绕过了一切城镇等交通节点,沿着公路和野地直扑切尔诺伯格。
最后第三集团军硬着头皮把陆行舰队拉了出来,硬顶着保民军空军雨点般的航空炸弹冲出切尔诺伯格迎击这些该死的坦克装甲车,再加上近卫机步1师冲得太快战线拉得太长,也需要调整部署,所以别尔康斯基的坦克才没有直接冲进城里。
与包含战列舰在内的乌萨斯陆行舰队主力展开交战,让近卫机步1师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光是扔在战场上遗弃的被毁坦克就超过二十辆,被击毁回收和被击伤修理的坦克加起来超过全师坦克半数。后撤时别尔康斯基师的可动坦克掉到了三十。
但是,第三集团军那规模不大的陆行舰队招来了全切尔诺伯格方面军的空军。全集团军唯一的战列舰,宝贝的老家伙“甘古特”号也被直接留在了战场上。光这一艘船的重量就抵得上别尔康斯基全师的装甲战斗车辆。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