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7节(第3页/共5页)

往的西南地区,位于乌萨斯北部-东北部的保民军西方面军与帝国“北方战线”第一、第二集团军就是在进行一场“静坐战争”。

    “北方战线”主要位于乌萨斯北部和东北部的大量山脉,并一路过渡向高原。这片地区地形崎岖,森林与河道密布,并不适合大部队集结和行军,是整合运动与乌萨斯帝国战线上地形最复杂的地区,被认为不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属于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轻装步兵或许能通过,但成建制的部队、重型装备、辎重车队等单位却难以穿越,陆行舰艇更是想都别想。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的有哪个脑子集体进水的参谋部选择北方战线作为突破口,他们必须想办法保证后勤补给能够跟上长到让人绝望的行军队列。乌萨斯的道路从来都会让人失望,而本就是贫瘠地区的北方荒原之上,道路更是糟糕透顶,拥有硬化路面的公路屈指可数。

    如果组织不当,甚至会让各种部队在道路上乱作一团,把路堵得严严实实,出现所有人都动弹不得,等着敌人来消灭自己的滑稽场面。

    随着与保民军的连番较量,乌萨斯帝国对机械化部队也有了一些基础的认知——比如他们知道,机械化军队只会比还处于骡马化的帝国军更加依赖后勤,可以说保民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是靠后勤堆出来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零配件和弹药,保民军那些难缠至极的坦克和装甲车也不过是堆瘫在原地的废铁,一群步兵放把火都能搞定。

    而把数以百计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卡车塞进北方战线,只会出现泰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堵车,塞满小半个北方荒原。等到坦克们冲出山脉和森林,帝国军早就调集部队加强这个区域的防御了。红脑壳们还有理智的话,就绝不可能选择北方战线作为主要攻击方向。

    以上的结论绝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限制想象力的并不是只有贫穷。“见识”同样会限制人的想象空间。

    把AK步枪丢给石器时代的人,他也只会赞美这玩意的金属之多,想办法从这个古怪的钢木棍子上拆下零部件打造铁器;把原子弹遗留在中世纪,领主们也不会相信这个跟马车差不多大的铁疙瘩能抹去一座城市;生活在前太空时代的一流作家,写太空时代的宇宙战争,也会让太空舰队的战术向线列步兵看齐,甚至设定一支舰队的标准数量等同一个步兵师的人数。

    没有亲身体验过工业化的技术进步,没有见识过现代化的组织调度能力,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机械化战争,只能勉强利用前文明遗留下来的残缺遗物,泰拉人们当然无法想象一场空地协同的机械化高速突击。对于集团军行军速度最快每日20公里,连续持续一个星期就可能把自己跑散架的军队来说,长达数百公里的持续快速行军是不可想象的。这背离了他们的常识,更不是他们的技术条件可以实现的。对于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人们总容易不相信。

    而在保民军眼中——

    “困难当然有,但不是不能克服的。”

    进入PPT汇报表演阶段,伏龙芝显得神采飞扬,精力充沛:“早在我军还未开始第一次反围剿时,对于西北冻原以外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已经反复进行了大量测绘作业和沙盘推演,组织各种级别的指挥员和参谋旅行,让我军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们实际感受那环境,为未来制定作战计划做准备。得益于我们长期的准备和上面的支持,对于帝国所谓‘北方战线’的环境,我们了如指掌!道路和村庄的分布,天气和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遭遇到的情况和应对办法,全都已经纳入考量。”

    作为一个较有水平,能成为人联选定合作对象的组织。整合运动战时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党政军领袖们听见这些话时,第一反应是怀疑:

    “东方面军的当面之敌是整整两个集团军!哪怕他们遭受了严重削弱,但东方面军的人员、火炮、飞机数量也大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