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08节(第1页/共5页)

    这处登陆场是保民军示敌以弱,精心准备的屠宰场。随着直接指挥这里的集团军司令部下达命令,以这处登陆场为中心,方圆数十公里内都响起了隆隆炮声。保民军步兵师、团属炮群的120毫米迫击炮、160毫米迫击炮、85毫米加农炮、122/152毫米榴弹炮开始全部投入战场,不像之前一样收着手,开始密集而细致地扫荡这狭小地域里挤成一团的帝国军部队;集团军乃至方面军直属的122毫米火箭炮、240毫米火箭炮、130毫米加农炮甚至203毫米榴弹炮纷纷出现。料理着在东岸很长时间没挨着炮弹,自以为身处安全区的帝国军目标

    滚动的弹幕一瞬间从西岸笼罩到东岸,从高地下奋勇冲锋的帝国军步兵,到东西两岸和河面上正在摆渡的船舶和部队,再到东岸近处与远方的帝国军炮兵,都在遭遇针对性的打击。

    山顶观察所里的祖巴乔夫沉默着,看见成群滚动的爆炸从南到北,在登陆场上组成一道宽阔的巨墙,缓慢而不可阻挡地从山脚下向前碾压过去。原来猛烈冲锋的帝国军散兵线消失在飞砂碎石之中,没被消灭的也无法前进一步。

    两岸的登陆场已经在燃烧弹的集中轰炸下变成字面意思的一片火海,流动的燃烧剂汇入顿河,水面上也是流动的凝固汽油。其中有着抱住各种漂浮物拼命挣扎的帝国军官兵。

    而在远方,帝国军炮兵的动静正在越来越微弱。保民军任凭他们长时间自由发挥,也用炮兵侦校定位雷达记录下了他们所使用过的每一处阵地。在精度更高、口径更大、数量更多的炮火打击中,幸存的乌萨斯炮兵寥寥无几。陆行舰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他们虽然皮厚,但并不是罩着AT立场能量护盾。

    西方的夜空中传来涡轮螺旋桨引擎的低吟,还有喷气式发动机的尖啸。保民军空军的夜航机接连不断地赶到战场。

    保民军空军虽然有少数精锐装备二代喷气机,但整体的技术水平还处于末代电风扇和第一代电吹风。这当然算不上先进,但在泰拉方面眼里,这些空中武力属于亲爱的保护神或该死的索命鬼。

    随着这个空中波次的领航中队在半空中投下照明弹,从西岸到河面再到东岸,都被映亮在极为强烈的光线之下。祖巴乔夫也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半空。负责领航的,通常是航空兵单位中全团乃至全师最优秀的中队。而那个领航中队的机型是“轰炸五型”,能开喷气机,说明他们肯定是航空兵中的过硬单位。

    随着这个中队在东岸的帝国军后方扔下连串照明弹和燃烧弹,为后续机群指引目标。由战术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组成的对地攻击群,便轰鸣或呼啸着飞过战场上空。

    它们甚至没有向地面投下一发炸弹,打出一枚子弹炮弹,地面上经受猛烈炮火还在试图向前的少数帝国军步兵,就从之前的一往无前、前仆后继变得稍显迟疑。而从北边的庄园到这片高地,再到南边的树林,欢呼甚至勉强穿透了枪炮声和航空发动机声,隐隐钻入祖巴乔夫的耳朵。

    当然了,仗还得继续打。保民军空军没有人联老大哥那夜里在大气层外打一发制导电磁炮弹砸中越野车的本事。轰炸机的任务还是给战线后方的帝国军关键地域用炸弹翻地;只有少数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来给地面的同志们秀一手。

    作为保民军空军主力的“歼击三型”是朴素而“传统”的单发重型螺旋桨战斗机,有一台4500马力涡轮螺旋桨引擎,最大起飞重量超过9吨;在标准的空战状态下有近900千米每小时的最大速度。四门23毫米转膛机关炮和1800公斤的挂载,对帝国军的绝大多数地面目标而言堪称强而有力,换上对地挂载就是歼轰三。

    而强击机则以编号“强四”,实际上就是个装涡桨发动机而没有后座尾炮的放大版伊尔10。这玩意在动力与歼三相同的同时,起飞重量几乎超过前者,载弹量和作战半径远远不如前者——所以这玩意的重量用到了哪里,就可想而知了。

    夜航型歼轰三和强四们气势汹汹地600到1000米的低空小角度俯冲下来,先为暴露在自己视界里的一切目标献上全力全开的炮击,这些家伙都是二到四机的小编队,从多个方向和高度进入,先逮着还没死透的炮口焰明显的帝国军炮兵阵地和陆行舰狠狠收拾,在大多数炮兵阵地哑火,陆行舰们也不得不彻底放弃支援进攻,转入防空、转移和逃命后。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们又把目标转向了东岸河岸和顿河河面。机枪、机炮和火箭弹从顿河河面上的帝国军渡河单位到东岸的一切暴露目标扫了个遍。

    与此同时,在东侧的地平线上,滚滚而下的航空炸弹把那边的地平线也染成了刚出炉的钢水。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