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乐,乌萨斯武装力量进行曲!”传令官按标准程序向军乐队下了指令。掌旗官将军旗移到团队形的正前方,站位与军乐队平齐。在轻快的鼓点中,第七步兵师的师长单手挥起了他那柄镶金嵌钻的指挥刀,下达了攻击命令。
在传令官们的高声呼喊中,各团的掌旗官将手中的军旗举起,并向前倾斜;各部队主官随着阵阵军号和鼓点,发出“步兵营,前进!”“骑兵连,向前!”的口令,抽出腰间的指挥刀迈出第一步;各班排连长卖力地吆喝着号子,带着自己的士兵逐次排开,形成起伏的人浪,涌向敌方阵地。
持续不断的鼓点在乌萨斯炮兵们的掩护射击声中隐隐传来。紧接着,头戴护耳棉帽,身穿灰色军大衣的人潮从山坡后现身笔直地冲向前方,一排排仿佛无穷无尽。
成千上万人的部队需要机器般的密切协同才能战斗。机器一旦运转,就必须持续到底,直到迎来胜利或者失败。
当敌步兵师的巨大纵队翻过山岭,向着泰拉保民军防线右翼的畜牧场支撑点冲来时。盾卫们也在观察员的报警中冲出避弹所,奔赴各自的战斗位置。枪械、头盔、水壶等等各种硬物件相互摩擦磕碰,动力装甲发动机的低吟,电磁肌肉运动的轻微吱呀,在战壕中汇聚成为一种独特的声音,紧张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
小小的畜牧场能被一个加强连塞得满满当当,实在不利于防守——这里能放的守军太少了。所以,只能由全泰拉保民军当前唯一装备动力装甲的连队,“盾卫”重装步兵连防守。再配属少量精锐分队。
敢揽这个瓷器活,是因为盾卫们有自己的金刚钻。整合运动的常规步兵是全部配置自动步枪和半自动步枪,通用机枪下班下排,迫击炮和重型火箭筒下连的徒步步兵。而盾卫的装备要求,是用一个班的火力压倒这样的一个步兵连。
全长超过普通人身高的刀剑链锯,12.7MM的“自卫”冲锋手枪,预定搭配盾牌单手使用的12.7MM大口径机枪,跟步枪一样双手持握的14.5MM和23MM“装甲步枪”,肩扛的自动装填120MM火箭筒和82MM无后坐力炮,背包化的自动榴弹发射器和60MM速射迫击炮,甚至能发射高速小型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微型垂发系统都能背包化……
正是这样的连队,才能让爱国者这个各种意义上的重量级人物只当个连长却毫无争议。凭借着对自己战士的绝对信心,博卓卡斯替甚至只命令一个排的盾卫战士进入战斗位置建立防御,应对汹涌而来的第七步兵师。
这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不过“不愉快”的根源有些出人意料:
“敌人打头的也是盾卫!”
随着通信频道里的窃窃私语,爱国者也从潜望镜里看清了第七步兵师那进行阅兵式一般的队形。他们的最前列,是一群全身披挂盔甲,手握盾牌的高大战士——
“正常,在我们叛离时,乌萨斯的标准步兵团编制里都有一个盾卫连队。”爱国者平静地说,“他们的装备跟我们换装动力装甲以前的盔甲一模一样。”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乌萨斯盾卫,然后下令:“开始吧!”
现在,一切全看双方的连长、排长、班长、和大头兵们了。
在1091年2月23日上午0835时,泰拉人民保卫军“盾卫”重装步兵连打响了第一次反围剿里库尔斯克防御战役的第一枪。
“观赏”一支线列步兵的战斗实际上是很有趣的。不同于外行眼中两方都站在原地对射直到一方死完,战场机动和队形转换是线列步兵作战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纵队便于部队机动和冲锋、横队便于发扬火力、方阵用来对抗骑兵和多方向围攻,能否在恰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