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永宁宫
苏文正在老皇帝的床头汇报苏北苏雲谋反一事,谁料原本已经耳聋眼花的老皇帝居然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深邃的眼神好像随时要杀了苏文一样。
苏文从未见过父皇露出过这种眼神,不自觉地捏紧了裤腿。
“是你!”老皇帝开口了,苍老虚弱的声音似乎暗藏着某种威严,吓得苏文不敢抬头,“是你逼的吧!”
苏文有些慌张,说:“父皇这是什么话啊?”
“咱的儿子,咱自己心里清楚。”老皇帝不多说什么,“你这些天,背着我干的事,你要有本事,就自己处理好,别以为把你爹身边的人买通了,就当你爹什么也不知道了。你如果把国家搞得一团乱,我还是能杀你的。”老皇帝说完最后一句话时的眼神和语气,苏文清楚他真的会杀了自己。
就在苏文退下时,老皇帝补充了一句:“你这一次,即分胜负,也决生死。是生是死,全看你本事。”
苏文退下后一路返回了东宫,就在进入东宫的一刻,楚旺汇报了太子最不想听见的事——王苏杀死霍贝,带兵投靠了苏北。不仅如此,南方各地,苏北的旧部们,主将级别皆带兵谋反,主将以下,居然杀害驻地主将,携兵谋反。禹王更是与原本苏北的四万亲兵汇合,于南方举兵收拢苏北的旧部们。
苏文看完手上的奏报气得将它摔在地上,大喊:“这么些年居然养了一群国贼出来!”
随后他立刻观察地图,想到奏报上说围攻时并未发现苏北的身影,以苏文对他的了解,他一定是带铁骑游走在外,伺机而动。现在的苏北必定在向某处靠近。
苏文终究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冷静下来说:“去,传令蒋丞,让他火速进驻扶风,另派舍素接管北境边防再告诉齐国公,如今应王不在,城内空虚,火速夺城,抓捕其家眷及苏雲,不信他还敢动。”
苏文这一系列操作属于堵死苏北南下的大门,他要把战场控制在西北一带,绝对不能让他过来。
主战场,齐国公。
齐国公叫于不义,开国元勋,已经六十九岁高龄了,大小战役都经历过,他不是太子党,他只是奉旨讨贼,无论是谁,谋反就该杀。
可是如今的于不义内心已经快气死了。
就在前几日攻城之后,昨夜,北方四座坚城居然同时被破,四座城池逃出来的士兵前来投奔他,其中不乏副将级别将领。
四座城池,那可是十六万人马,一夜之间居然全没了?你别说是十六万个人,就算是十六万个馒头,十六万头猪,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全没了,他就是一刀一个,也要杀个好几天啊!
结果副将们说,城中早就埋伏了应王亲兵,或是士兵或是将尉,于昨夜夜袭主将营仗,杀害主将后拿取虎符命令军队,或有不从者当场斩杀以此震慑三军,另有些不从者被故意放走,来给于不义通信。留在城里的皆是投降的士兵。
四城一丢,三军一侧屏障泄露,若是苏北奇袭,必被包夹。于不义叹了口气后说:“全军后撤至邵华关,没我命令,不得出战。”
于不义的撤军指令送到京城后,楚旺十分不解:“我军数倍于敌军,曹国公不仅丢城损将,还主动退避,着实折煞我朝廷锐气。”
苏文冷笑一声说:“我一直说你书生意气你就是不信。”
楚旺恭敬道:“请殿下赐教。”
苏文讲解说:“北方四城丢失罪不在于不义,但是四城既然已经丢了,我军此战便先机尽失,一旦苏北率铁骑与城中士兵一起包夹我军,无论是后撤还是应战都会被动,退入邵华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既能监视城中举动,也能避免被奇袭,并且我们等得起时间,他苏北可等不起,四城虽然丢失,只要扶风还在,他苏北就下不来。”
“那,禹王呢?”楚旺问道。
“我这个弟弟我了解,我亲自去。”苏文取下印剑,自信地说。
“禀报殿下,于不义将军队退往邵华关,怀灵城围已解。”传令兵向一个在树下乘凉的人汇报。
那人就是消失多日的苏北,此刻他正在吃西瓜,格外惬意。
“太好了。”一旁站着一大一小两位将军,小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掩兴奋地喊了出来。
“哼。”
见状,小将军赶忙收敛。他不是别人,正是苏北长子,苏安,字符祥,与萧罪一母同胞。
“符祥,考考你,本王这步棋是什么意图?”苏北放下瓜,问儿子。
“爹奇袭北境四城,打开了敌军的包围圈,逼迫于不义后退,解了怀灵围城之难。此后,我军不仅多了兵马城池作为依靠,还能趁于不义步调未整之时攻其不备。”苏安一听父王又临时抽查,想了想开口说道。
“肤浅,还是只会拿刀砍人。”苏北一听就不乐意了。
苏安惺惺低头,一旁的将军上前说道:“将军还小,看得不透彻正常。这殿下攻下的四城,在于不义退兵后便没用了,对方手上拿着扶风城,这才是北境真正的屏障。扶风城守军八万皆是精锐,守将蒋丞虽然年轻,但是曾靠长兴一地拒敌二十万,经历过大场面,并且此地粮草充足,厉兵秣马,凭此间地势硬刚十几万军队不是问题。至于俘获的那十万人马,皆是南方调过来的,水土不服不说,愿意臣服我军的不过四万并且他们这些人一年有一半时间在耕地,不过尔尔之众,如何与我军相比?况且我军多为骑兵,不利攻城。”
“那难道我们做这么多,没用吗?”苏安不解地说。
“那也不是。”将军继续说,“朝廷那边的消息说,太子派了舍素接管北境城防,但此刻,舍素人未到而北境四座要塞已失,北境城防名存实亡,舍素此时收到消息,必然回师与于不义合兵。”
“我知道了!”苏安突然脑袋一炸,想通了,“于不义虽手上十几万军队,但皆是四方各地抽调,他们的编制等等都不一样,于不义光是想把他们整顿在一起,就要费上许多周折,而此刻舍素加入此中乱上加乱,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还不算太笨,多和你陈叔学学。”苏北脸色微变,拿起瓜继续啃,“不过你们都没看得太透彻。”
啃干净后,苏北说道:“我这个大哥,才智过人,他把军队交给于不义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当今世上诸将,于不义乃是守城第一人。论攻,我二人各有千秋,可一旦于不义龟缩起来,我等皆无法破城,。他想得很好,因为我们等不起,所以他认为最差,于不义都能困死我们。不过他们忘了两件事情。一,我是靠军伍出身,在军中的关系人脉虽然错综复杂但是原比太子所看见的多,这些年我放给太子看的,都是我想让他看见的,在他没看过的地方我还是有很多人的,所以他虽然抽调了我的旧部,但是我的旧部远不止他所抽调的那些,所以拿取四城才轻松不少;第二,于不义这个人太稳了,所以他不会让军队入城,必然把大军开在城外,只取少量精锐入城,他也太仁慈了,所以一旦舍素要求接应,他不会弃舍素不管,不过一旦接应他就又要花时间整顿军队,可是此战,朝廷要赢,关键就在于一个快,一旦他们慢下来,我们就还能求生。”
苏北说完后,起身道:“苏安,陈柤听令。”
“末将在!”
“令你二人即刻出发,于邵华关北侧树林埋伏,等舍素,于不义合兵后,伺机直取大营于不义。切记,于不义和舍素要活的。”
“遵命!”
“太乱了,全乱了。”大营里于不义懊恼道。
“是我不好,没想太多就来了,给你添麻烦了。”舍素后知后觉,陪伴左右抱歉道。
于不义听了挥挥手说:“没事,总不能让你连辎重都没有就在外面游荡啊。”
“接下来,我留下城外军队的指挥权给你,我携兵退入城内,整顿军队,再战应王。”于不义吩咐说。
“是。”舍素话还未落,突然闯入一个士兵说:“大将军不好了,敌军杀进来了。”
一听这话,两人脑袋一震,立刻拔剑出营,只见远处营门已开,无数铁骑冲入,带头那人一眼便看出是陈柤,应王手下第一悍将,多次冲阵敌军浴血而站却能无伤而还,皇帝亲赐名号——威虎。
“不要乱,随我反攻。”于不义上马指挥,正要反攻,话音刚落,只见门口营帐左右冒出无数弓弩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