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height: 0px;">
第23章 散伙饭
2010年的夏天,我在学校四处奔波,最后顺利找到一位愿意收我当研究生的教授,从本科宿舍搬出来后,无缝衔接搬到隔壁的研究生双人间。
因为提前毕业,所以我没有集体毕业照,只在学校大门口照了一张,寄回家给妈妈。
我其实也给薛时绾的号码发了一张彩信,但没收到回复,我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收到,还是收到后不想回复我。
研究生开学的那天,我走进导师办公室,一眼就看见了同样站在那裏的陈旭,让我更惊讶的是,我三顾茅庐小心翼翼,发个短信每一句话都要斟酌措辞的导师,和陈旭说话的时候却十分随和,两人像是很早以前就认识。
“那个小季啊,这位是陈旭,今年和你一样,念研究生,以后都是同门,团结友爱好好相处。”
走出导师的办公室,我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陈旭:“李老师今年不是只收一个研究生吗?你是怎麽回事?之前也没听说你要读研吶。”
陈旭还是像从前一样的嬉皮笑脸:“突然觉得继续在学校待两年也挺好的,李老师是我爸的老同学,很好说话的。”
我顿在原地说不出任何一句话,脑子思索半天,才隐约想起来,陈旭是北京本地人,父母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高知,一家子社会精英。
我要千辛万苦努力争取的机会,陈旭唾手可得。
读研究生的日子和本科差不多,只是我更忙了,睡眠时间一天能有六个小时算多的,在办公室熬到凌晨搞代码是常事,论文一次次的被打回来,导师一个电话就要不眠不休忙上两三天,即使已经忙成这样,导师在组会上嘆着气说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时候,我也只能低头装听不见。
那两年我只有过年才回家待两周,现在才后知后觉的理解当年薛时韵口中的忙到底是什麽意思,我每次回去都会带一束小白花去墓园看望薛阿姨,薛时绾还是没有消息,也不知道她在深圳过得怎麽样。
研究生读到第二年,论文已经写完了,再去外面实习半年,我就能够顺利毕业,导师推荐了两家公司,都是互联网领域的知名企业,一家在北京,另外一家在深圳。
我犹豫一下,还是选择去深圳,就像五年前拖着行李来到北京时一样,我又一个人去了深圳。
实习生没有员工宿舍,我只能跟着中介穿梭在大街小巷上找房子,最后租了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单间,每个月一大半的实习工资都要用来付房租。
潮湿的天气,连绵不断的阴雨,比北京还要快上两三个节奏的工作强度,还有永远挤满人潮的海岸边。
我只在深圳待了半年,就已经厌倦了这个不分昼夜永不停歇的地方,这裏的每个人脚下都好像踩了个跑步机,稍慢一步就会摔个结结实实。
我不喜欢深圳,但和我在同一个公司实习的陈旭却很留恋这裏,他爱玩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