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臣,御史吴尚默,劾刑部尚书薛贞!」
……
一时间,弹劾之声此起彼伏,一个又一个官员出列,慷慨陈词,其数量居然比昨晚递入宫中的还要多出倍余。
朱由检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无声地敲击着。
他看着殿下这场群臣齐心,众正盈朝的戏码,听着他们慷慨激昂的陈词,只觉得无比的荒诞。
陕西的军饷,山东的灾民,辽东的战火……这些真正关乎王朝命脉的事情,今日无人问津。
追逐着权力风向的中立投机者,翻身清算的清流贤士,急欲切割的阉党旧臣,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在一起。
他这永昌帝君的第一场朝会,竟是如此热闹。
这可真是……何等的讽刺啊。
朱由检缓缓地将御案上的笔筒拿起。
这可是一件上好的汝窑青瓷,温润如玉。
可惜了。
他站起身来,猛地用力,将那笔洗朝着金阶,狠狠地砸了下去!
「啪——!」
清脆的碎裂声,如同惊雷,瞬间炸响在死寂的殿中。
「够了!国家之事不是如你们这般做的!」
朱由检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如寒冬的冰凌,扫过殿下群臣。
满殿的弹劾声丶议论声丶呼吸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断。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碎裂声惊得浑身一颤,目光骇然地望向御座。
有几名刚迈出半步,正准备跟风弹劾的官员,就那麽僵在了原地,进退失据,脸上的表情精彩到了极点。
整个文华殿,死一般的寂静。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直接将目光转向了内阁首辅黄立极。
「元辅,陕西欠饷之事,昨日票拟,可有结果了?」
黄立极正在震惊之中,冷不防听到皇帝点他的名字,身子下意识地一颤。
「回……回禀陛下。」
「臣昨夜已与兵部丶户部会商,太仓丶常盈二库空虚,所欠三十馀万旧饷实难全发。」
「经多方筹措,可先发三月饷银,共计五万三千馀两,其中太仓先出两万,再从常盈库中借垫三万三千两。」
朱由检点点头,这个处置还算稳妥,先发一部分,至少别让边军饿着肚子哗变。
但这不够,大明阁臣,肩上扛着的是大明两京十三省,脑袋上抗的是天下亿兆生民。
随便裱糊一下,就觉得尽到职责了吗?
「仅仅如此,还不够。」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让殿中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九边之中,各边欠饷情况如何?」
「连年拖欠的具体数目是多少?」
「除京运银外,地方民运银的解付情况又如何?」
「仅仅解付银子就够了吗?陕西有旱灾传闻,为何不见地方上报?」
「当地粮价如今究竟如何?银子到了陕西,1月饷银,能抵过去几成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