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他随即下令:“传我军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严密防守各处要道。同时,派出斥候,务必查明多尔衮下落。”
“是!”
……
夜色深沉,辽南城内,灯火通明。官田将与陈大勇、李参军等人围坐议事厅,商议辽南防御之策。
“多尔衮若未死,必然会再次来袭。”李参军沉声道,“我们必须早作准备。”
官田将点头:“辽南已成建奴必争之地,此战之后,敌军必然卷土重来。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敌军来袭,而是主动出击,彻底摧毁建奴的野心。”
他目光坚定,语气沉稳:“传我军令,辽南前哨即日起,每日派出小股部队,深入敌境,袭扰敌军残部,使其无法喘息。”
“是!”
……
辽南城外,风雪依旧,但明军士气高昂。辽南前哨,已成为抵御建奴南下的最后屏障。而在这片风雪之中,一场真正的决战,正悄然逼近。
辽南城头,风雪依旧呼啸,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呼啸的北风与纷扬的雪花。城墙之上,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坚定的面庞。官田将立于城楼之上,目光如炬,凝视着远方辽东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大人,斥候刚刚回报,辽东前线战报。”李参军快步走入,神色凝重。
官田将回过神来,沉声道:“说。”
李参军低声道:“沈将军已率军攻占赫图阿拉,建奴主力溃散,多尔衮下落不明。但有消息传出,多尔衮并未战死,而是率数百亲兵逃往长白山方向。”
官田将眉头微皱:“长白山?他若真藏身于此,恐怕会伺机而动。”
李参军点头:“是的。属下担心,他若重整旗鼓,辽南仍难安宁。”
官田将沉思片刻,随即下令:“传我军令,立即派出密探,潜入长白山,务必查明多尔衮下落。同时,加强辽东边境巡逻,严防敌军残部反扑。”
“是!”李参军抱拳应命,转身离去。
……
翌日清晨,辽南城内,风雪稍歇,但寒意依旧刺骨。官田将召集众将,商议辽南防御之策。
“多尔衮虽败,但未死,辽南仍不可松懈。”官田将环视众人,沉声道,“我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陈大勇率领,继续镇守辽南,另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北上长白山,追剿多尔衮残部。”
此言一出,众将皆惊。
“大人,长白山地势险峻,风雪交加,恐有危险。”陈大勇急道。
官田将淡淡一笑:“若不彻底铲除多尔衮,辽南永无宁日。与其坐等敌军卷土重来,不如主动出击。”
他目光坚定,语气不容置疑:“三日后,我将率一千精骑出发,北上长白山。”
……
三日后,辽南城外,风雪未歇,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官田将身披重甲,骑着一匹黑色战马,身后一千精骑整装待发。
“大人,一路小心。”陈大勇拱手道。
官田将点头:“辽南就交给你了。若敌军来犯,务必死守。”
说罢,他一夹马腹,率领一千精骑,踏雪而行,缓缓消失在风雪之中。
……
与此同时,辽东前线,沈寿岳率军攻占赫图阿拉后,建奴主力溃散,部分将领投降,部分逃亡。沈寿岳站在赫图阿拉城头,望着远方辽南方向,心中一片清明。
“多尔衮虽败,但未死。”他低声喃喃,“若不彻底剿灭,迟早还会卷土重来。”
他随即下令:“传我军令,全军休整,准备南下支援辽南。”
……
辽北长白山脚下,风雪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官田将率一千精骑,在雪地中艰难前行,终于抵达长白山外围。
“大人,前方发现敌军踪迹。”副将低声禀报。
官田将眼神一凝:“传我军令,全军分散埋伏,待敌军靠近,立刻发动突袭。”
众将士迅速行动,在雪地中悄然潜伏,等待敌军到来。
数日后,多尔衮果然率数百残部现身,正欲穿越山口,进入长白山深处。
“杀!”官田将一声令下,伏兵四起,箭雨如织,敌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
“杀!”官田将一马当先,亲率骑兵冲杀而出,直扑敌军中军。
此战,明军大胜,斩敌数百,成功击溃多尔衮残部。多尔衮在混乱中被明军围困,最终被一名明军将领斩于马下。
“多尔衮已死!”副将激动地禀报。
官田将闻言,长舒一口气,目光坚定:“此战之后,辽南可安。”
……
辽南城头,陈大勇接到战报,得知多尔衮已死,辽北战事结束,心中大喜。
“大人果然神机妙算。”他感叹道,“此战之后,建奴恐怕再难崛起。”
李参军在一旁点头:“如今辽南已无大患,大人也可安心归来。”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战事已缓之时,辽东前线又传来急报??
“沈将军率军南下,已抵达辽东边境,建奴残部彻底溃散!”
陈大勇大喜:“辽南之危,终可解除。”
……
辽南城内,风雪依旧,但城墙上士气高昂。明军与朝鲜军并肩而立,共同守卫这片土地。
官田将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辽东方向,心中一片清明。
他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