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修真小说 > 我在大明长生完结 > 正文 第二十章 周易,贪财好色之徒

正文 第二十章 周易,贪财好色之徒(第1页/共2页)

    周易连忙端茶倒水,又毫无烟火气地递给了大内总管白花花的银子。

    宫里出来的太监才收起了那副训斥的面孔,脸上露出了笑容。

    说来也巧,这次来说话的太监,和上次招呼周易入金殿的太监是同一个人,姓吕。

    吕公公喝着水,絮絮叨叨地跟周易抱怨。

    听了许久,周易才明白:

    原来这些天,朱元璋看奏章,几乎每一天都要因为奏疏中的繁文缛节,发几次脾气。

    然后看着《古文观止》里面,附录里的白话公文叹气。

    朱元璋的心里面,更愿意看这种用白话写的公文,明白、实用、简明、流畅。

    而不是花团锦簇,没什么内容。

    不知今天朱元璋动了什么念头,到太学视察,才发现周易根本就没有去报道上班。

    朱元璋这才差遣吕公公,到周易这里,要个说法。

    周易听完,心中暗道,当了官儿,就不能明目张胆地去秦淮河畔了。

    刚那了秦淮河畔的超级vip,这谁当官儿啊。

    嘴上却是解释:

    “第二天曾去拜访吏部,不想吏部并没有接到这个命令。”

    周易没有说谎,他的确是在朱元璋召对的第二天,就去吏部报了到。

    而且被吏部轮值的官员,一通冷嘲热讽,打了回来。

    不过,这是周易预想之中的事情。

    因为这就是周易精心挑选过的日子。

    洪武十年,不同于洪武后期。

    胡惟庸还是当朝宰相,统领六部。

    皇帝的命令,传达到六部执行层,有个一两天的耽搁,是现实情况。

    周易心里面想着,报了到,不要他,不论怎样,都和朱元璋有个交待。

    至于朱元璋会不会偏袒吏部?

    周易相信,在某种意义上,朱元璋更愿意相信,这种政治体制下,吏部的无能。

    吕公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吕公公对各个衙门口门难进、脸难看的事情是深有体会。

    远不如周易的观止堂,说话又好听。

    “咱带你一起去吏部。”

    “不劳吕公公费心。”

    “都是为皇爷办事,何必见外?”

    ……

    周易和吕公公客气了一番,终究还是以周易和吕公公从观止堂出来,同坐一辆马车结束。

    周易在去往吏部的途中,心中感叹:

    朱元璋治下的太监,远没有明朝中后期的权势,真的就只是一个跑腿办事儿的公公。

    做得车架甚至是马车,而非人力抬的轿子。

    和明朝中后期,太监出行,十几人抬的轿子比,简直判若云泥。

    吏部。

    周易站在门外,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来了朱元璋对吏部职能的划分:

    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法、封勋、考课之政。

    内设司局有三:一曰总部,掌文选;二曰司勋部,掌官制;三曰考功部,掌考核。

    白话来说,就是吏部掌握着天下官吏的人事权。

    吏部下细分总部、司勋部和考功部。

    分别掌管文职官员的选拔、封爵、考察。

    是六部中,排名第一的部门。

    周易站在吏部门口。

    吕公公却是坐在车上,不下来,让周易自己去。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