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完结 > 正文 668.第六百六十八章考验世界12

正文 668.第六百六十八章考验世界12(第1页/共5页)

    陪着老伯爵说了会儿话, 等他疲惫睡过去,苏叶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塔吉娜已经等着了,为她准备好热水, 和热敷香薰。

    一整天站在外面迎接客人,不仅小腿酸胀, 面部肌肉也是僵硬的。

    加上外套和帽子虽然防水,却不免落到空出的皮肤上, 即便是现在这种即将进入暑热的季节,依旧有感冒的风险。

    苏叶突然想到什么,“有给卡列宁先生送柠檬白兰地吗?”

    之前她曾利用庄园里的原材料, 尝试酿酒,也不知道是不是她找到的酿酒方子特别好用的缘故, 效果出奇的好。

    她突发奇想的增减动作,让她指导下酿造出来的各种酒都带着不一样的口感和芳香, 很是神奇。

    苏叶之前还考虑过,是不是开办一个酿酒工厂, 仅凭她摸索出来的那些方子, 就已经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可老伯爵尝试过后,建议她放弃。

    首先, 俄国人喜欢喝烈酒, 越烈越好, 无论男女老幼,都把它当成一种必备消遣, 甚至礼仪手段。

    加上俄国冬天漫长,天气寒冷,喝酒御寒成了每个俄国人的必备技能。

    且随着酒量逐年增加,对烈酒的需求越来越多, 导致整个俄国市场,充斥着各种甘冽到能灼烧喉咙的烈酒。

    苏叶酿造出来的,自带各种迷人芳香,唯独一点,适合浅酌,说是酒,喝起来更像带有酒精味道的饮料。

    或许小孩女人会喜欢,但受众必然不多。

    当然,受众小归小,依然能源源不断赚钱,俄国卖不出去,还不能运到欧洲其他国家去吗?

    最重要的是,酿酒需要原材料。

    伊戈尔庄园土地面积非常大,地理位置优越,许多农作物都能种植,且产量高。

    也不是没人建议伊戈尔伯爵改种经济作物,比如甘蔗,啤酒花等。

    统统被老伯爵拒绝,他认为,没有什么是比粮食更安全的。

    战争期间,没有酒还可以抗一抗,没有粮食则万万不行。

    对于一位老将军而言,他看重的只有两点,有没有武器?粮食够不够?

    满足这两点,其他都不是问题,少了哪些物资,靠战争也能带来,只要他们能打赢。

    没有武器,真的打不赢,没有粮食,士兵都得饿死。

    他这种保守而固执的做法,固然让伊戈尔庄园损失一大笔收入,但在过去几十年,经历大大小小天灾和战争中,整个庄园,乃至附近小镇,乡村,几乎没有饿死过人。

    用苏叶的眼光来看,他是既高高在上又仁慈的领主。

    高高在上的压榨农奴的生产价值,剥夺走他们创造的六七成财富,却也在尽力保证领土上每个人都能安稳活下去,有饭吃,有衣穿。

    这一套逻辑,在资本主义兴起后,不太能玩的通,毕竟农奴解放后,他们不再像先前那么听话了,能偷懒尽量偷懒,能偷工减料,就绝不会尽忠职守。

    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度让伊戈尔庄园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甚至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收益来填补。

    当时苏叶听到管家给伊戈尔伯爵报账时,就意识到,再这么发展下去,他们拥有的地产,不仅不会为他们带来利益,反而成为一个拖累。

    于是她才想着,是否能想个办法,提高土地收入。

    让她当黑心资本家,去剥削那些好不容易从奴隶变为平民的农民,肯定是不行的。

    可改革带来的后遗症是巨大的,没了约束,人性中的劣根性暴露无遗,农民们工作散漫,做事拖拖沓沓,并有着自己顽固的思想,认为所有地主都在剥削他们,是不可能为他们着想的。

    哪怕苏叶说,土地上的产出,无论多少,他们都可以分走四成,也没人相信她的话,只以为她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这不代表他们仇视苏叶,相反,他们还挺敬重伊戈尔伯爵的,但这不妨碍他们从反面思考苏叶的一切改革。

    苏叶当时认为,他们只是没看到好处,等见识到了就会知道,这么做对他们才是最好的。

    因此强势推行下去,到年底收成时,代理人按照说好的,拿走六成,剩下都是他们自己的。

    结果他们的做法,简直叫苏叶匪夷所思。

    他们把那些粮食全部卖掉,而且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然后统统买成了酒,肉,各种水果,开了一场盛大的趴体,把所有的钱都造完了。

    之后,他们又一分不剩,继续靠着伊戈尔庄园提供的免费黑面包过活。

    苏叶真的很费解,那种粗糙到难以下咽的黑面包,真的是为了那些陷入走投无路境地的人准备的。

    但凡你能掏出一枚铜币,就能从教堂旁的免费食堂,兑换一块口感还不错的面包,要是多加一枚,还有蔬菜和一小片肉。

    可事实上呢,他们有钱了宁愿一次性花完,也没想着留点,在以后的每一天,都能吃上还不错的食物。

    这不是一个人如此,而是整个庄园,上千个农民都如此。

    苏叶当时还很天真,询问代理人,“他们为何如此短视。”

    代理人也是农家出身,只是父母比其他人更有远见,咬牙送他去教堂学习识字,后来又参加过战争,退役后在部队后勤学校进行退役老兵培训,学会更多知识,这才一步步成为偌大庄园的代理人,日子越过越体面。

    但他脱离农奴队伍后,也没有完全脱离来自这个群体的影响,沉默片刻,给了苏叶一个合理又绝望的回答,“他们只是习惯了。”

    习惯只关注当下,明天是什么?未来是什么?

    农奴是没有未来的,他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