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完结 > 正文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红楼潜龙在渊53 事情……

正文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红楼潜龙在渊53 事情……(第5页/共5页)

bsp;  于是近五六年,战争从未停止过,打了这么多年,除了双方都减员厉害外,没有一丝丝改变,地盘还是原先的地盘,势力分布也和之前一样,就......斗了个寂寞。

    可南北双方已经打出了火气,成了死仇,和解是不可能和解的,只有继续斗下去。

    而在这期间,大量人口向外逃亡,其中北边的有地理优势,自然跑到东北平原上求生存。

    可那些游牧民族和大楚都不是好相与的,他们想要活下来,就只能卖身为奴,且是一个宗族一个宗族一起卖。

    而庄子吸收了他们,导致一点也不缺劳动力。

    至于南边的,想要逃走,自然只能通过坐船,战争期间,只有大楚的商船才能自由航行,无论哪一方,都不敢动大楚的商船。

    大楚最南端原本人口少,即便土地一年三熟,有各种苏叶需要用到的资源,奈何实在找不到人,因为多蛇虫鼠蚁和瘴气,北方一点的都不愿意去。

    可近几年,百越地界的庄园上人口越来越多,已经完全不缺劳动力了,不用猜都知道那些人是哪里来的,自然是商船带回来的。

    总之,这些年大楚最北和最南端的人□□发式增长,除了半岛上的战争带来的影响,也有周围国家百姓向往大楚繁华,自愿跟着商船来混口饭吃。

    而粮商会的饭,是最好吃的,以至于他们总是很快能招满人,庄园一次次扩大增多。

    就目前而言,仅粮商会旗下的庄子出产的粮食,就能提供整个京城人口吃一整年的了。

    当然,除了粮商会,东北和西南地界,还有别人的庄子,他们从粮商会这里看到了机会,于是跟着置办下许多田地,不说完全把这两地开发了,但也差不多有一半了。

    于是粮商会又多了一个进项,那就是向他们提供良种,好用的器械和化肥。

    在这三种利器的加持下,全国粮产至少比以前增加一倍,也就是说,整个大楚暂时不缺粮食吃了。

    随之而来就产生了新问题,那就是粮食的价格降低,许多农民辛苦一整年,收益却越来越差。

    往年他们还可以通过卖地,来撑过接下来的日子。

    可怪异的是,近几年地也不好卖了。

    因为那些有钱人,已经看不上农民手里这三瓜两枣了,有这功夫,不如去东北和西南圈地?

    那两处,一个是广阔的平原,土地还肥沃,只要开发出来,就能年年丰收。一个虽然多山地,可一年三熟,且价格便宜近一半,怎么都比农民手里那一亩三分地划算。

    没办法了,农民只好重新找出路,索性近年来,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工坊,生产许多物品。

    只要他们敢跨出去,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像肥皂,玻璃,水泥厂,养猪场,养花基地等等,再不济还有煤矿招人呢。

    累是累了点,可赚的比以前多多了,加上随着粮食和食盐的价格降低,布料的价格也便宜了很多很多,他们的生活成本好似一下子就降下了大半。

    成为工坊的工人后,结余渐渐多起来,积攒一年,就可以修房子了。

    衣食住行解决了大半,那日子瞧着就美,累怎么了,能吃饱穿暖,还能住舒服的大房子,农民从来不怕累。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渐渐的进入各种工坊的人就多了,百姓生活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巨大隐患。

    那就是随着这事态发展下去,很有可能种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

    先是江南百姓把种粮食改成桑树,随着棉布越来越盛行,丝绸的价格反而越来越贵了。

    棉布已经非常舒服了,适合大多数人,而丝绸彻底成为了高端商品,不仅是贡品,王公贵族最喜欢的丝织品,更是海贸最重要的商品之一。

    一匹丝绸的价格,已经不是价比黄金了,而是比黄金还高。

    尤其随着船队去到那种盛产黄金的国家,丝绸能换来大量黄金宝石,因此价格不降反涨,是之前的两倍多。

    这样的奢侈品,老百姓用不起,但是没关系,可以养蚕挣到更多的钱,那他们为什么不养呢?

    于是江南这样的鱼米之乡,近一两年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少,可以预见,只要海贸一日盛行,丝绸就不愁买,价格反而会越来越贵。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那么多贵族,像丝绸这种顶级布料,有谁能忍住不心动吗?

    所谓的丝绸之路,从古至今都盛行,不会因为技术发展了,就变得不一样。

    相反,即便技术再怎么发展,纺织业再发达,纯手工的丝绸制品,依然是高端产品,那种丝滑是其他任何布料比不了的。

    所以江南改农田为桑田的趋势只会越来越烈,而不是止步于此。

    那么问题来了,就连产粮大户江南都变了,其他地方会不会也不种粮食了,改种经济作物,或者其他营生?

    这是肯定的,而这就给粮食安全埋下了巨大危机。

    所以东北这块的黑土地开发,苏叶相当重视,游历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这里。

    无论是粮商会的资料,还是手下人查出来的消息,都在说东北这块土地上开发的越来越好,种植的粮食越来越多。

    因为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农庄,也就是有钱人的地盘,为了更方便灌溉,还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开发得比华北平原还用心。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苏叶还是要亲自去看一看才能放心。

    只要确保了粮食安全,她才能安心在上位后大刀阔斧改革,损伤什么,都不能毁了百姓口粮。

    只要有饭吃,再大的问题都能克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