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又看到祥庆殿另一侧站立许久的黢黑男子,看到那男子理了理鹖冠。
跟之前一模一样。
直觉告诉高晋,这个场景很奇怪。
高晋顾不得其他,当着众人走了过去打招呼起来,“三强哥,你怎么在这呢?”
那男子显然没想到高晋会在此主动和他搭讪,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上一次只觉得这男子奇怪,高晋当时没有多想,这次却异常警觉。
理鹖冠虽是西三州风格的装饰,但男子异常粗糙黢黑的皮肤和干裂的嘴唇,不像是西三州人士。
高晋这一上前打招呼再次发现了这男子的怪异,正常侍卫难道不应该是立刻制止自己的鲁莽么,怎么这人不像是生气,反而是紧张的样子?
高晋索性继续演戏,上前握住对方的手,“三~强~哥!”他夸张的语气把郑彭两位大人都弄得摸不着头脑了。
嘿嘿,这一握手,三强哥这下完全暴露了。
“西三州士兵训练武器多用握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厚厚一层茧,你这手上倒是光滑的很,不想说出去的话乖乖跟我走吧”,高晋小声在这哥们耳边说道。
“三强哥”,高晋在这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他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盯着这哥们,不理会几位内侍诧异的眼光,径直把三强哥带进了祥庆堂。
黄永泉没有理会,联想起高晋与张小鲁的关系,误以为这三强哥是高晋之前在公子府的同僚,反正也是府内的人。
高晋实际内心还是慌乱不已,怎么还是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们一行人照旧坐在了祥庆堂角落了。
高晋想起上次是窗户透透气发现了异常,这次他提前站在了窗边观察动静,祥庆堂内高朋满座,还是那副热闹喜庆的样子。
紧接着一群飞鸟。
大都督还是死了么?高晋心中更紧张了,他望了望旁边站着的“三强哥”,这厮倒是很淡定。
戍卫队又一次冲了进来,昨日重现,高晋叹了一口气,妈的!大不了再死一次!
谁怕谁,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封锁祥庆堂,殿内所有人员待在原地,未有诏令不得擅自离开。”张小鲁说道。
一幕一幕,与之前并无二致。
高晋也不敢再坐以待毙,他需要再张小鲁便带人进来把自己“拿下”之前做点什么,对着旁边同样谨慎小心的郑彭两位大人试了个眼色。
便高声指着那名“三强哥”说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混进来的。”
“来人呐,这人很可疑”,一旁的郑大人立马会意,“你是西三州的侍卫吗,是不是哪里来的贼人,我看你鬼鬼祟祟贼眉鼠眼的,不像是大都督府里的人!”
郑、彭两位大人你一眼我一语,将这位“三强哥”说得是满头大汗,而附近的士兵已经被吸引了过来。
这“三强哥”愈发紧张起来,只见他咽了口口水,从袖中掏出一把短剑,指着郑、彭、高三人,“你们不要逼我”!
“你是侍卫?为何袖中还藏有其他兵刃?”
这小子绝对有鬼,一把小短剑掀不起什么风浪,高晋见他拿剑指着自己,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这已经是帮高晋证明了自己与他并非一伙,毕竟是自己带他进入祥庆堂的。
高晋这下有点底气了,刚好,老子不怕死!
“你做什么!难道你在大都督府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吗?你真是个贼人吗?”装着一副不知道危险的样子,说着还往“三强哥”前面凑。
郑大人刚想提醒高晋注意危险,没想到“三强哥”空中胡乱划了划——“滋啦”,果然往高晋手上划了一刀,应该是受伤了,
还真见血了呢,高晋装着一副吃痛的样子,贱兮兮地叫道,“哪来的贼人,西三州士兵何在!”
这时,戍卫队大批士兵已经进入堂内,这一幕被众多宾客和士兵都看在眼里。
戍卫队本认为高晋有重大嫌疑,准备立马拿下,这下子场面也不好辨别了,只见那“三强哥”见更多士兵进来,误以为是要拿下自己,以为无翻盘可能,反而一把从背后抓住受伤的高晋,短剑架在了高晋喉咙处。
这样的场面反而让高晋无所适从起来,怎么,不死在牢里,这次要死在这哥们手上?
郑大人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这下也慌了,他拉了下士兵希望赶紧救人,但这时候,戍卫队还没有消除对高晋的怀疑。
按照昨晚高晋交代的,郑大人上前一步,用整个大堂内都听得见的声音,高声喊道——
“我魏国来使应大都督和夫人之邀,千里迢迢来此观礼,临江与西三州联姻不只是孙刘两家之事,实则三国大事,魏王特意交代,待孙刘结秦晋之好后,也愿意同西三州结亲,并愿意在两国之间择几处要地互通商贸,届时双方在曲江水路、荆门通道都可设置便捷通道,两国也将更加紧密。“
没错,他用的是“两国”,刘大都督在三强中乃是最弱,这使者说的是两国?
西凉、海州使者倒吸了一口凉气。
魏王此举真是对西三州大大的抬举,祥庆堂内不只是其他方的使者,连西三州的官员也颇为震动,若得到魏王的支持,整个西三州可是向上走了一大台阶呀。
连刚进入堂内的祁公子也细细思索了一番。
而“三强哥”手中的短剑再往高晋喉咙挪了几分,高晋感触到皮肤上的冰凉,反倒是感受到了来自人群中不起眼的一道目光,仿佛这柄短剑的提线人在那一边?
高晋心中有了怀疑,心中丝毫不惧,原本用手抵住了三强哥的手臂,这下反倒是松开了:
“你这贼人,杀我一人不足惜,若能用我鲜血染红西三州大都督和临江王精心筹备的婚礼,也算是替我为魏王向社公子、文君公主贺喜了!”
那边,郑大人听出了高晋想要牺牲自己的意思。
更加义正言辞继续输出,“高大人是我魏王主使,若在大都督府中出了任何差池,我使团共计十八人,魏人重义,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