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51.第 251 章(第4页/共5页)

r />
    前进大队不少孩子都是认识沈美云的,她到底是在这边住了那么长时间门,在加上有绵绵的原因,一来二去,这些孩子们但凡是有个十岁以上的,基本都是认识她的。

    当然,若是小一点的,就不认识她了。沈美云也是早些年才经常在前进大队,后面去了哈市后,她父母也回到北京,就来的次数少了。

    以至于后面出生的孩子,不认识她,但是架不住好奇她啊。

    实在是她太好看了,他们生产队很少有这么漂亮的姨姨呢。

    见哥哥姐姐们喊人,小朋友们也跟着好奇地看着。

    沈美云和他们打了招呼,这才去了养殖场。她来的时候,养殖场还在忙活,中午的那一顿饭,牲口们都是少不了的。

    而且前头大场子那还挺热闹。

    不少人都是趁着中午放工的这个点,去割猪草,割个几捆子过来后,便给胡奶奶他们清点。

    一捆子猪草两分钱,几乎每个人过来的时候,最少挑一担子,也就是两捆子猪草过来,有的人手脚麻利,在加上家里的孩子们帮忙,一人挑四担子的也有。

    清点声,交易声,数钱声,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沈美云还说生产队怎么没人呢,原来人都被聚集在养殖场的大场子里面了,她不知道的是以前大家聚集的中心是村口老槐树。

    如今,那些八卦社员们的阵地都跟着转移到了,养殖场的厂子大门口了。

    这里屋檐下既能够纳凉,还能够看热闹,看谁家勤快,割的猪草多,赚的外快多。

    这年头大家赚的钱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现场就跟着调侃起来。

    “荷花家的,你家中午一共来了两次,给了九捆的猪草,看来你家是发财了啊。”九捆就是一毛八,在乡下这种地界,做啥能够一中午的时间门就赚小两毛的?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家里天天搓麻绳,一天也才搓个五六斤,到最后也就换那几分钱。

    哪里能和这割猪草比。

    被大家调侃的荷花婶,喜滋滋的将一毛八揣到兜里面,“去去去,我家可不是最多的啊,你们怎么不说老李头,他一个人割了十六捆子过来,你说说他赚多少?”

    一捆两分钱,十六捆就是三毛二,这一个月下来光外快都能挣十块钱了。

    这多好啊。

    做梦都能笑醒。

    沈美云看完这一幕,她摇摇头跟着走了过来,她一过来原先还在侃天侃地的社员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沈知青?”

    “喊什么沈知青,喊人家沈厂长。”有个尖嘴猴腮的男人,当即跟着拍马屁道。

    沈美云摇摇头,“你们就喊我沈知青就行。”

    “这青草还好割吗?”

    场子里面堆了上百捆了,足足有一个麦秸多高。

    “现在还行,勤快点的一个小时能割个两捆子不成问题。”回答她的是胡奶奶,“不过下个月可能慢慢就不行了。”

    马上就八月了,九月一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下了霜降,外面的青草都被霜给打没了。

    自然也就收不了猪草了。

    胡奶奶这话一说,原先还笑着打趣对方发财的社员们,顿时跟着安静了下去。

    他们只顾着高兴赚钱了,却忘记了,这是有季节性限制的,等天气一冷,到处白茫茫一片,外面几乎是寸草不生。

    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外快可以挣啊。

    想到这里,原先还热闹的氛围,顿时淡了几分,这个外快靠天吃饭,季节不好,便没啦。

    他们还高兴个什么劲!

    沈美云笑了笑,“冬天就那三个月,一过了以后,开了唇野草就疯涨起来了,到时候自然继续收割。”

    胡奶奶点头,“是这个理。”

    见他们收的热闹,沈美云也没多打扰,她进了里面的养殖场,一进来就能闻到每个门口摆放着艾草,正在熏着。

    艾草的烟子飘了老远,以至于各个圈里面的蚊虫都少了一些。

    沈美云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她去找李大河和猴子,却发现两人都不在值班室。

    旁边的一个嫂子提着一袋子的麸皮,正准备拌麸皮的,看到沈美云,她愣了下,试探地喊了一声,“沈厂长,你是找大河他们吗?”

    沈美云点了点头。

    “对。”

    “他们去给母猪接生了。”

    李大河和小猴如今算是养殖场的主力军,他们负责带人,还负责教接生,只是李大河算是实操者,而小猴算是数据记录者,两者分工也算是明确。

    沈美云得了消息,便寻了过去。

    果然在前头排号十六的那个猪圈,找到了李大河,李大河在里面蹲着给母猪接生,小猴在旁边打下手,跟着他们身后的,还有两个嫂子在学习。

    猪圈内部一阵血腥味,李大河拧眉,“这头母猪怕是要难产了。”

    “这个时候,看着我的动作。”

    他在旁边的教学,“尽量去擀母猪的肚子,把小猪的个头掉一个反向,在来接生。”

    这是他从沈美云那学的独门绝活了。

    在李大河的教导下,很快就接生了一只小猪仔,有了第一头后,后面就容易了许多。

    一只两只三只,像是母鸡下蛋一样容易。

    一口气接生了十四只,这才算是停下来。

    “这母猪真高产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