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希望你们三兄弟能好好活着。”
父子三人纷纷落泪,辛辣的烧锅酒中,既掺杂了希望、幸福和喜悦,也掺杂了悲伤和怀念,一时间让父子三人都有些醉意。
转眼到了二月初,刘衍在寒风中进入宫内,来到了御书房外面。
王承恩身穿棉服,恭敬的向刘衍行礼,笑着说道:“阁老有事?”
刘衍说道:“本公来向陛下禀报今年开年的民生数据。”
“呵呵,陛下正在和太子殿下看舆图,阁老稍等,老仆去禀报一下。”
“好。”
片刻之后,王承恩便开门将刘衍请了进去。
走进御书房内,只见一幅巨大的舆图悬挂在御书房的背墙上,崇祯帝正在和太子朱慈烺站在跟前指指点点。
刘衍走近一看,只见这幅舆图正是参谋部年前绘制的《皇明环宇全图》。
这幅舆图是参谋部联合各地道学、皇明军事学院,以及国防部一起,调集了一千多匠人,动员国防军各部、各地府衙官吏十八万多人,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才绘制完成的。
上面将大明南北直隶、一十三道详细、相对准确的重新绘制了一番,并且将西域各部、乌斯藏、瀚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岭北都护府,以及朝鲜国全部绘制在上面,比大明以往的舆图更加全面、更加详细,也更加精确!
如今这《皇明环宇全图》只绘制了三份,一份在崇祯帝这里,一份在内阁官署,一份在国防部,非常的珍贵。
“臣,内阁首辅、鲁国公刘衍,拜见陛下。”
这时崇祯帝和太子朱慈烺才注意到刘衍已经进来,刚才二人看得太过入神。
“呵呵,爱卿起来吧,以后见朕,也不用叩拜了,稍稍行礼就好。以后就入朝不拜好了。”转眼,到了崇祯二十二年,也就是1649年的正月二十日。
自从刘衍率部从朝鲜撤军之后,大明帝国在经历了一年左右的“停战期”,国力和民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库之中也积攒了一些钱粮。
虽然这些钱粮在刘衍看来,还算不上充盈二字,但是也算得上有所盈余了。而且随着皇明商贸商社逐步扩大经营,商务部的收益也随之大幅增长,可以预见大明的财政收入还会继续快速上涨。
此时刘衍的儿子刘盛已经八岁了,除了每日到县学上学之外,回到鲁国公府后,还要学习武艺、火器,要进行体能训练等。奇快妏敩
刘衍对刘盛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对此王芸禾很是不满,私底下经常默默垂泪。
而陈江氏也给陈勋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陈垒,现在已经快四个月大了。远在瀚海都护府广武州的许铭,以及在安东都护府定州的苗绍,也先后传来喜讯,许铭已经在去年二月娶妻,并且现在有了一双儿女,儿子取名许太平,女儿取名许安乐。而苗绍也当了爹,有了一个儿子,取名苗安东。
至于汪博、张义、王越、沈拓、钱樰几人,也都在去年娶了妻子,王越还娶了一对亲姐妹,刘衍闻讯后对其很是鄙视。
过去的崇祯二十一年,似乎是刘衍这些年来过得最舒心的一年,这群老伙计全都有了家室,作为上官,自己也是非常的开心,每每想起来,心中就充满了幸福感。
当然,要是没有西域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以及东面小日本的异动,那就更加完美了。
东北都督府,沈阳城。
在城外北郊,有一处都督府筹建的墓地,这里埋葬的都是当初攻打沈阳城战死的国防军将士,还有一部分是从辽东各处战场迁过来的阵亡将士。
此时的正月的寒风中,已经升迁为游击将军的沈文一个人策马来到墓地中,带着一坛子烧锅酒,还有一些下酒菜和肉食,来到一块墓碑前,这里埋的就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