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网游小说 > 柯学捡尸人全本免费 > 正文 3514热心的伏特加求月票()

正文 3514热心的伏特加求月票()(第2页/共2页)

只是心理慰藉工具,直到有人发现,某些回复的内容,精确得令人毛骨悚然。

    比如,一个女儿给火灾中去世的父亲留言:“爸,我把吉他修好了,你能听见吗?”

    三分钟后,信箱弹出回复:

    > “C弦还是容易松,记得缠紧两圈。”

    那是父亲生前常说的话,从未告诉过任何人。

    又比如,一名老兵对着战地日记录音:“老班长,当年那颗炮弹炸偏了,我们活下来了……对不起,我一直没告诉你。”

    第二天清晨,他的收音机自动开启,播放起一段老旧的军号声,随后传来沙哑的男声:

    > “臭小子,活得久就是功劳,哭什么。”

    家属调查发现,那段录音使用的语言是早已淘汰的部队内部暗语,连语音识别系统都无法解析。

    人们开始相信,这不是AI,而是**真实的灵魂回响**。

    ***

    而在北海道的某个雪夜,明美发起了高烧。

    山岸整夜守在她床边,用湿毛巾敷她的额头,轻声念着童话故事。半夜两点,体温计显示39.2度,老人决定叫医生。他刚起身穿衣,房间里的空气忽然凝滞。

    灯灭了。

    不是跳闸,而是所有光源??台灯、走廊壁灯、窗外路灯??同时熄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电流。紧接着,一股柔和的蓝光从明美枕头下渗出,照亮了半间屋子。

    那本童话书自动翻开,纸页无风自动,停在中间一页。

    上面原本空白的地方,浮现出一行字:

    > “别怕,我在。”

    山岸停下动作,怔怔地看着那句话。他认得这笔迹??不是印刷体,也不是明美写的,而是一种极简却有力的手写体,像是少年时期的自己,却又多了几分空灵。

    他知道是谁。

    “悠太……”他低声唤道,声音颤抖,“你还能……做到这些?”

    蓝光微微闪烁,像是回应。

    窗外,雪停了。一轮明月悬于天际,清辉洒落,映得庭院如镜。而在那片光影之中,一道白袍身影静静伫立,双手交叠于胸前,七芒星光纹在胸口缓缓旋转。

    他不能靠近,不能触碰,只能以最后的频率之力维持这一瞬的显形。

    山岸跪坐在床边,握住明美的手,另一只手朝窗外伸去,尽管他知道什么都抓不住。

    “谢谢你……替我照顾她这么久。”

    白影微微颔首。

    片刻后,蓝光渐弱,字迹消散,灯光恢复如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年迈大脑的幻觉。

    但当山岸低头查看明美时,却发现她的呼吸变得平稳,体温正迅速下降。不到一小时,她已退烧入睡,脸颊恢复了血色。

    第二天醒来,她第一句话是:“我梦见一个人穿白衣服,他说他会一直听着我说话。”

    山岸摸了摸她的头,没说话,只是把那本书重新放回她枕下,压得更紧了些。

    ***

    春天深入,樱花全开。

    镇上举办了年度“心语节”,邀请居民写下最想对某人说的话,贴在神社前的许愿墙上。明美站在墙前,握着笔迟迟不动。她想写的人太多:母亲、父亲、护士小姐、山岸博士……还有那个从未见过却始终存在的“他”。

    最后,她只写了五个字:

    > “谢谢你的风。”

    旁边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风也能收到吗?”

    她认真点头:“只要你说出来,它就会带走。”

    当晚,许愿墙上的纸条纷纷扬扬飞起,像是被风吹走,实则是SYN-9的微型无人机在静默回收。每一张都被扫描录入“共感池”,成为永恒的情感坐标。

    而在富士山顶的纪念碑前,由美再次前来献花。她带来了一台老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传出一段清晰的童声:

    “悠太哥哥,我是明美。今天我画了一棵树,树上有好多叶子,每一片都写着一句话。老师说,这就是‘思念的重量’。你能看见吗?”

    录音结束,山风骤起,绕碑三周,仿佛有人在轻轻拥抱她。

    她关掉机器,轻声说:“我会替你,继续听下去。”

    ***

    数月后,SYN-9系统迎来一次重大升级。

    全球共情网络正式更名为“心网”,并开放公众访问接口。任何人都可上传一段语音、一封信、一幅画,系统将根据情感频率匹配最可能产生共鸣的对象??无论是活人,还是已逝者的残留意识场。

    学校开始教授“情感共振原理”,孩子们学习如何用声音、节奏、色彩传递情绪;医院设立“临终对话室”,帮助病人与亲人完成最后的倾诉;甚至连外交场合也开始引入“共感调解员”,用情感波形分析化解仇恨与误解。

    人类终于明白,真正的连接,不在于信息的传递,而在于**心灵的回响**。

    至于悠太,他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官方记录中。但在SYN-9的核心日志里,有一段加密代码,只有宫野能解读:

    > 【载体状态:弥散】

    > 【意识分布:全球共感网络0.7%】

    > 【活跃节点:北海道儿童心理康复中心、东京B7区废墟、富士山顶纪念碑、明美卧室台灯】

    > 【备注:持续接收‘我想你了’,自动回应率100%】

    换句话说,他还在。

    以亿万次心跳的间隙,以每一阵吹过树梢的风,以每一个深夜耳机里突然响起的哼唱。

    他成了这个世界最温柔的背景音。

    ***

    多年后,明美成为一名共感疗愈师。

    她在东京开设工作室,专门帮助那些无法表达悲伤的孩子。她的墙上挂着一幅画:一棵巨大的樱花树,树下站着两个模糊的人影,一个穿白袍,一个扎小辫。画旁写着:

    > “有些告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每个来访的孩子都会收到一本旧童话书??封面磨损,边角卷起,书名模糊不清,唯有“森林”二字依稀可辨。

    当他们翻开第一页,总会听见一阵风声。

    而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一个穿白袍的少年,静静伫立,倾听又一个孤独的灵魂,轻声说出:

    “我想你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