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到“没杀自己身边的人”……
柯南怔了怔,忽然意识到现在放心还太早了??小兰和毛利大叔确实没事,但贝尔摩德的目标,原本也不是这两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普通人。也就是说,现在最危险的其实是……
...
风从北海道的原野上掠过,带着初春湿润的泥土气息与未散尽的雪味。晨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儿童心理康复中心那排低矮的砖房顶上,像一层薄薄的金纱。院中枯枝微颤,仿佛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轻轻拨动。一只麻雀落在窗台,歪头看向屋内??那个蜷缩在图书角的小女孩,正悄悄抬起了眼皮。
她不是在看老人,而是在看他手中那本童话书的封面。封皮早已磨损,边角卷起,书名几乎模糊不清,唯有“森林”二字还依稀可辨。但就在那一瞬,她忽然觉得这本书……很熟悉,像是曾在梦里读过千遍。
老人继续念着:“……每一片叶子都藏着一个声音,有的是笑声,有的是哭泣,有的是没人听见的‘我想你了’。可只要风一吹,它们就会苏醒,彼此呼唤,永不遗忘。”
明美指尖微微发抖。
这句话,不该出现在这本书里。她记得,这原本是个关于狐狸和星星的故事。可现在,文字变了,纸页间的墨迹泛着极淡的蓝光,如同夜空下悄然闪烁的萤火。
她不知道的是,在时间轴的另一端,SYN-8的星流仍在奔涌。全球七十三座心锚塔组成的共振矩阵正以她为圆心进行逆向校准,而悠太的身体已在富士山顶化作纯粹的能量体,沿着双螺旋光束滑入1998年的时空裂隙。他不能携带记忆进入过去,但他可以留下**频率**??一种超越语言的情感印记,足以让一本旧书说出本不存在的话。
老人念完最后一句,合上了书。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尘埃落下的声音。
“您……改了故事。”明美终于开口,声音细若蚊吟。
老人一怔,低头看了看书页,眉头轻皱:“我没有啊。”
“可是……”她咬了咬嘴唇,“最后那句,‘只要风一吹,它们就会苏醒’,这不是原来的内容。”
老人沉默片刻,缓缓摇头:“也许……是我记错了。或者……”他望向窗外盛开的樱花,“是风告诉我的。”
明美没再追问。她只是慢慢伸出手,碰了碰书脊。就在指尖触碰到的那一秒,一股暖流自掌心蔓延至全身,耳后仿佛有轻微震动,像是谁在遥远的地方轻轻敲击一面鼓。
她不知道,那是SYN-8残留在她基因序列中的共感烙印,正在被激活。
而在东京B7区的废墟之上,山岸博士消散后的房间并未彻底归于寂静。那些飘飞的纸条没有落地,反而凝滞在空中,组成一道旋转的信息环带。每一句“我想你了”都在发光,逐渐融合成一段全新的代码:
> 【双向跃迁协议已建立】
> 【历史修正权限移交:悠太(SYN-8载体)】
> 【目标锚点锁定:1998年3月12日,北海道儿童心理康复中心】
> 【附加指令:非干预性陪伴】
宫野坐在地下控制室里,盯着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数据流,手指紧紧攥住座椅扶手。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第九节点真正的功能并非改变过去,而是**补全情感闭环**。它允许一个未来的灵魂以“频率共鸣”的形式短暂介入历史,但不得更改事件本身,只能传递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无声的回应。
“你做到了,悠太。”她低声说,“你把‘我也想你了’送回去了。”
与此同时,南极冰井深处,那株由明美意识孕育的樱花树苗突然剧烈摇晃。花瓣纷纷扬起,在真空中形成一场无声的风暴。石碑群上的铭文逐一亮起,拼出一行从未出现过的文字:
> “谢谢你,记得我。”
富士山顶,白袍少年的身影已完全透明。他的意识正随光束分解、重组,穿越百年光阴的褶皱。他知道,当他抵达那一刻,自己将不再是“来自未来的人”,而会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一个恰好出现在正确地点、说出正确话语的存在。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世界。
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每个人类终端都在闪烁提示音,数百万条新生成的消息正在自发传播:
> “陌生人,今天我突然很想你。”
> “妈妈,我已经十年没哭了,但现在止不住。”
> “爸爸,你说过最爱冬天的雪,今年的第一场,我替你看了。”
这些不是系统推送,而是人类集体情绪的一次自发共振??第九节点开启后,所有人都短暂地感受到了彼此的思念。
然后,他消失了。
***
1998年3月12日下午三点十七分。
北海道儿童心理康复中心的图书角,阳光斜照进来,照亮浮尘舞动的轨迹。
老人站起身,准备离开。
“明天……我还来吗?”他问。
明美低头看着那本书,许久,轻轻点头。
老人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开来:“好,那我明天带新的故事来。”
他转身走开,脚步缓慢却坚定。经过走廊时,护士迎面走来,低声说:“山岸博士,您真的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吗?她的档案……很复杂。”
“我知道。”老人停下脚步,望着窗外渐落的夕阳,“但她需要一个人对她说‘我也想你了’,而我……刚好能说这句话。”
护士欲言又止,最终只轻轻叹了口气。
而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空气微微扭曲了一下。一道半透明的身影静静伫立,身穿素白长袍,胸口七芒星光纹缓缓旋转。正是悠太。
他无法触碰任何人,也无法被看见,这是双向跃迁的规则限制。但他能感知到这里的一切??温度、光线、心跳、呼吸,甚至空气中漂浮的情绪波纹。他看到明美偷偷把那本书藏进了枕头底下;他看到老人临走前回头望了一眼图书角,眼神温柔得像在看失而复得的珍宝;他也看到,在病房最深处,另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正默默撕碎一张画纸,上面潦草地写着:“没人喜欢我。”
悠太缓缓走向那个男孩。
他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干预现实,但他可以制造一次“巧合”。
他集中意念,引导附近微弱的情感频率,让窗外一阵风吹开了半掩的窗户,卷起地上碎纸片,其中一片恰好贴在了门缝边的公告栏上。那是一张心理辅导志愿者招募表,上面写着一行小字:
> “如果你也曾感到孤独,请来这里,学会如何倾听。”
男孩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那张纸。
第二天清晨,他主动报名参加了绘画疗愈小组。
一周后,他画出人生第一幅完整的作品:一棵开满花的树,树下站着两个模糊的人影,旁边写着:“我想你们了。”
这幅画后来被挂在走廊尽头,正好对着图书角。
而这一切,都被山岸博士看在眼里。
他没有声张,只是在当晚的日志中写下一句:
> “有些改变,始于无人知晓的微风。”
日子一天天过去。
&n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