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先把皇帝眼下之问给答了。
「回禀陛下,老臣以为,新政之要,首在吏治。官吏不清,则政令不出中枢,国策难行于州县。此乃万世不易之理。」
说完,他内心攥紧,等待着那个必然会接踵而至的丶最致命的问题。
——那为什麽,大家都以为吏治最次呢?
「元辅也这样以为,朕倒是松了口气。」
「朕还以为是自己愚笨无知,从史书里读错了道理,犯了大错呢。」
黄立极艰难地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正想随便接上几句。
朱由检却直接摆了摆手:「元辅请坐。」
他又将目光转向次辅施凤来:「施卿,你以为呢?」
「臣,附议元辅,新政当以吏治为先。」
「李卿?」
「臣亦以为,吏治为本。」
「英国公?」
「老臣……附议。」
朱由检一路点了下去,勋贵丶六部九卿丶侍郎丶给事中丶起复官员丶翰林……被点到的人无一例外,全都高声附和,言必称「吏治为先」。
少数人还想引经据典,做一篇锦绣文章,却都被朱由检不耐烦地挥手打断。
殿中的气氛,在这一次次重复的回答中,变得越来越凝固,越来越诡异。
终于,朱由检停下了点名,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这样一个个点名,太麻烦了。」
他环视一周,缓缓说道:「这样吧,认为新政当以吏治为先的,举右手。」
话音刚落。
哪怕举手表决这个行为略微陌生,众多官员却也第一时间领会明白。
「唰!」
大殿之中,无数手臂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像一片被狂风吹过的芦苇荡,整齐划一,蔚为壮观。
「啧……」
朱由检一声轻啧,清晰地传遍了宫殿。
他摆摆手:「放下吧。」
待众人放下手,他才又缓缓开口,语气却带上了一抹嘲讽。
「这就奇怪了。」
「你们可知,最初翰林院递上的公文,有关吏治的,可不是一半,而是接近八成。」
「是朕觉得事项太过集中,这才刻意打回,让他们重写的。」
「然而诸位……大明股肱之臣」
他顿了一顿,嘴角那抹嘲讽的笑意愈发明显。
「为何手中的红豆,却投出了吏治最末的结果呢?」
「为何现场举手,又全都赞同吏治为先呢?」
「哪位爱卿,能为朕解此疑问?」
他的手指举起,在空中点过。
他指向方向的大臣,无不头皮发麻,垂下眼帘,唯恐被点中回答这个诛心的问题。
就在这紧张的气氛到达顶点之时,朱由检却又把手放下了。
他脸上的嘲讽化为一丝了然的微笑。
「行了,朕其实知道为什麽。」
「诸位爱卿,想必也知道为什麽。」
「所有人都知道吏治是第一位的。」
「但要动吏治,就会有人被牵连,或者有门生故旧被牵连。
「与此相比,动财税丶动军政,总归好接受一些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