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检来回踱步,心情畅快无比。
    惊喜是真的惊喜。
    他本来的预期不过是把人员筛查一遍,统一安排到皇庄。
    至于更多的安全方案他有的是,但实在没有时间去做丶去想。
    却没想到长秋把里长丶保甲丶巡视丶婚配这些都考虑到了,可以说比他预想中的进度要快了一大截。
    后面可以把尚膳监的饮食采买丶轮班监制丶试毒流程这些东西也想一下,然后交给长秋去优化。
    这样的安保手段,再持续巩固丶升级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挡住传说中「幕后集团」收买刺杀了!
    是的,别看他前面分析东林分析半天,觉得根本不存在庞大丶强有力的幕后集团。
    而从本心上,他也根本不相信明代皇帝所谓「易溶于水」的传说。
    毕竟谁家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就只用「落水」这种不确定的手段啊?
    纵火丶刺杀丶下毒,哪样不比落水来得乾净利落?
    你都有这能耐在明朝这个时期能养出死士了,再激进乾脆一点又何妨呢?
    但是!但是!但是!
    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之说一千道一万!
    他不敢冒险……
    可现在,不一样了。
    最核心的内廷侍卫和太监,已经算是到达一个比较安全的阈值,他终于可以真正放开手脚了!
    朱由检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高时明,目光灼灼,再无半分犹豫。
    他飞速开口,一连串命令脱口而出:
    「第一,将辽东丶九边各镇,把总以上所有实职武官,各标营坐堂官丶军前赞画等人员,整理出来,附上姓名丶年龄丶籍贯即可,明天晚上之前做完。」
    「第二,将京中所售邸报丶小报丶流行刊物,不拘价格质量,一律采买一份送进宫来,同样是晚上之前。」
    「第三,明日开始,朕每日辰时都会前往勇卫营旁观试炼,凡缺勤丶懈懒丶失职者,全按军律执行!」
    「第四,通知内书堂,明日巳时举行考试,面对所有在学内使及随堂丶秉笔。」
    朱由检顿了顿,缓缓说完最后一条:
    「第五,明日申时,照旧在武英殿群臣召对!其中除了今日参与的阁臣卿部之外,将在京九卿丶六科都给事中也一并叫来参加。」
    他微微一笑,脸上的笑容说不出的邪恶。
    「对了,提前给他们发一道策问题,让他们明日下午进宫前,都写好了,一并交上来。」
    「至于题目嘛,乾脆就叫……」
    「——关于提升京师治理水平的对策徵集」
    另外这事是有案例的。
    以崇祯三年「开海禁」一事,从发文去地方徵求意见,北京不太想开,福建地方建议开,这麽来来回回,最终花了8个月才定下来。
    封建王朝做事就是这麽慢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时钟发展缓慢,其实也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并不需要精确时间。
    ——
    是的,你没看错,和很多地摊文学臆想的「福建利益集团」抵制开海不同,当时福建地方官是强烈建议开海的。
    ——
    尚膳监丶御药房这些地方具体人数没查到,我瞎编的,别信。
    信王府亲卫倒是实实在在的300人,明熹宗实录中有说。
    ——
    0.03两/亩是皇庄税收标准,在最开始皇庄那章说过。
    ——
    明朝出版业很发达,东厂也通常会把采买的报纸送进宫去,但不会如主角要求的这麽全面。
    ——
    p.s,看完记得再翻一下,直到出现「未完待续」,不然他不算追读的T-T
    (本章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