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612章 好幼稚的月皇(第1页/共2页)

    不过月赫归想到了什么,又赶紧狂奔追上去,“皇兄,皇嫂现在受伤了,咱们准备的那件事,还要如时去做吗?”

    秦昭沉下眉头,“等眠眠养好身子。另外,你让人去查清楚,看看究竟是谁在那头棕熊身上下药的。”

    “是。”

    ……

    三日后,天朝皇帝令,沿天朝四海九州传往各地各城!

    顾忠国在燕州任地方官,因震济救灾有功,救数十万百姓于洪水之中,特晋回京任职,赐一等忠勇公爵位。

    长子顾卫澜,皇帝金册任命为一品神武大将军,执掌西......

    风雪未歇,玉门关外的黄沙被朔风卷成一道道金龙,在残阳下翻腾咆哮。沈昭华立于城楼之上,凤印紧握在掌心,仿佛还带着千里奔袭而来的铁血余温。裴琰带来的圣旨如惊雷裂空,震动边疆三军,可她心中却无半分得意,只觉肩上压下的,是比千军万马更沉的使命。

    她转身走下城楼,身后将士仍跪伏于地,呼声未绝。她没有回营帐,而是径直走向鸣沙书院。此时正值晚课,三百余名女子盘膝而坐,或执笔抄录《唐律疏议》,或低声辩论“女子可否为官”。烛火摇曳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映着光,眼神清澈坚定,像极了当年她在东宫灯下初读《孟子》时的模样。

    “先生来了!”一个胡服少女惊喜起身,手中竹简几乎掉落。她是龟兹人,名叫阿依娜,因族中男丁拒其读书,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而来。如今已是书院最勤奋的学生之一,能用汉文流畅书写“男女同权”四字。

    沈昭华微微颔首,缓步走入讲堂。“今日不讲课。”她声音不高,却让满室寂静,“我来问你们一句话??若有一天,朝廷收回你们读书的权利,你们会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片刻后,一名年约二十的汉女站起,是原凉州刺史之女李婉容(与赵婉容同名不同人),曾因抗婚被逐出家门。“我会写檄文。”她说得平静,“若不准我说话,我就刻在石上;若烧我的书,我就教给更多妹妹。只要还有一个女子识字,我们就不会退回黑暗。”

    掌声骤起,如春雷滚过荒漠。

    沈昭华眼底微润。她取出那枚凤印,置于案前。“这枚印,代表皇帝赋予我的权力。但它真正的力量,不在紫宸殿,也不在诏书里,而在你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从今日起,鸣沙书院将设‘参政班’,每季选拔十人随我处理政务,参与判决、拟定法令。我不需要唯命是从的奴婢,我要能质疑我、挑战我、甚至推翻我的继承者。”

    消息传开,西域震动。短短半月,报名者破两千,连吐蕃贵族之女也遣侍女前来求学。更有民间传言:“镇国长公主掌凤印,天降甘霖。”恰逢春雨初至,久旱之地禾苗复苏,百姓焚香祭拜,称其为“活菩萨”。

    然荣光背后,暗流从未停歇。

    某夜,沈昭华正在批阅奏章,忽闻帐外骚动。亲卫急报:一名自称“梅花三子”的盲眼老妪闯入军营,口称有要事禀告“摄政长公主”,否则“归心祠血契即启,天下女子皆成傀儡”。

    她命人带入。老妪衣衫褴褛,双目覆布,手拄拐杖,却行走稳健,气息沉凝。进帐后不跪,只躬身一礼:“贫尼曾是净雪堂七执事之一,代号‘素梅’。今奉最后遗命,向您交出‘贞教’百年布局图。”

    沈昭华眯眼审视良久:“谢氏自焚前,曾言‘七子尚三’。你是其一?”

    “非也。”老妪摇头,“我是第八子??专为监督七子而设。她们之中,已有两人倒戈,一人沉睡未醒。真正掌控全局的,并非谢氏,亦非归心祠,而是……”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皇太后陵寝中的‘守魂人’**。”

    帐内烛火猛地一跳。

    沈昭华心头剧震。皇太后?先帝嫡母,早逝三十余年,葬于西山玄陵,怎会有“守魂人”?

    老妪缓缓揭开左袖,手臂内侧赫然烙着一朵半开梅花,花心嵌着细小银针。“此为‘活契’标记,以血饲魂,终身不得叛离。我逃出玄陵地宫时,亲眼见那位‘守魂人’披着太后寿衣,手持玉圭,接受七子朝拜。她不是人……是被炼制成‘灵傀’的活死人,靠吸取年轻女子精气维持不死之躯。”

    沈昭华指尖发冷。她忽然想起永宁长公主那封短笺上写的“归心祠旧址”。难道那并非废墟,而是通往地宫的入口?

    “你为何现在才来?”她冷冷问。

    “因为等到了真正不怕鬼神的人。”老妪抬头,虽无目光,却似直视她心,“从前那些女子,要么顺从,要么疯癫,要么死于‘天谴’。唯有您,敢烧揭帖、斩贪官、立女校、持凤印。您不信神谕,只信人心。所以,我可以开口了。”

    她从怀中取出一块青铜残片,刻有星图与密文。“这是开启地宫第三重门的钥匙之一。另两块,一块在永宁手中,一块藏于敦煌莫高窟第132窟佛像腹中。若您愿终结这场百年噩梦,请于冬至之夜,三钥合一,破棺斩魂。”

    说完,老妪仰头大笑,随即咬舌自尽,血溅文书。

    全帐哗然。亲卫欲扑上前,却被沈昭华抬手制止。她凝视尸体良久,下令厚葬,并封锁消息。当夜,她召来赵婉容密议。

    “永宁可信吗?”赵婉容皱眉,“她曾签下血契,难保不是圈套。”

    “她若想害我,早在洛阳便可动手。”沈昭华摇头,“她送银钗,是赎罪,也是求助。她女儿蓁儿能活下来,说明‘贞教’并非无所不能。我们还有机会。”

    “可冬至距今仅余四十日,路途遥远,且敌暗我明。一旦失败,不仅您性命堪忧,新政也将彻底崩塌。”

    沈昭华点燃一支香,静静看着青烟升腾。“所以我不会亲自去。”

    她提笔写下三道密令:其一,命敦煌守将暗查莫高窟佛像;其二,派心腹伪装商队,护送永宁前往陇右;其三,启动“赤羽计划”??这是她秘密培养的百名女子死士,专司情报与刺杀,代号皆以“红”字开头。

    “你带‘红鸾’‘红绡’潜入西山,接应永宁。我在此牵制各方耳目,制造我要亲赴长安的假象。”她将一枚铜牌交给赵婉容,“记住,若地宫开启,务必毁掉所有‘血契文书’,尤其是记载‘转生术’的那一卷。那是他们控制女人灵魂的根本。”

    赵婉容接过铜牌,郑重叩首:“属下誓死完成。”

    半月后,京城突传噩耗:皇帝病情恶化,昏迷三日,太医束手无策。御前会议紧急召开,保守派趁机提议废除《女子自由令》,恢复“妇德考核”,并要求召回沈昭华“问疾侍君”,实则欲夺其兵权。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