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580章六日为期(第2页/共2页)

入国子监直属,每年拨银三千两,专供寒门女子求学。主事者由温知命亲自提名。**

    三日后,温知命提名之人竟是那名断臂少女??林晚晴。其父原为县衙文书,因支持女儿入学被革职流放,家道中落。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有人讥讽“储君徇私”,更多人则为之动容。

    而在深宫另一隅,陈福交出的档案终于重见天日。其中一份泛黄册页震惊朝野:**当年温清婉所怀胎儿,实为双胎,另一女婴于出生当夜被陈福以“先天不足”为由送出宫外,交予民间收养,此后下落不明。**

    温清婉独坐黑棺前,手中握着那页纸,指节发白。良久,她低声问林疏月:“你说……她还活着吗?”

    “或许。”林疏月轻声答,“天下之大,若有心寻,总会有迹。”

    温清婉摇头:“我不找。不是不愿,而是不能。如今我已是摄政皇后,一举一动牵动国运。若贸然寻女,必引政敌攻讦,说我对储君之位心存动摇。更何况……知命需要一个完整的母后,而不是一个沉溺于过去的女人。”

    她将纸投入炉火,看着火焰吞噬那行字迹:“对不起,姐姐没能护住你。但你的妹妹做到了。她正在替你活出两个人的人生。”

    数月后,春耕时节。温知命奉旨巡视河北垦荒区,途中遇一村落举行“授女田”仪式。村中八十老妪拄拐登台,接过地契时老泪纵横:“我三个儿子都分了田,轮到小女儿时,族长说‘女子不能承业’。如今朝廷说了算,我闺女也能种地吃饭了!”

    温知命站在台下,听着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忽然想起什么,转身问随行户部官员:“今年女子垦荒队总数多少?”

    “回储君,共计一万两千三百余人,新开良田九万余亩。”

    她点点头,又问:“她们的孩子呢?有没有设立随军学堂?”

    官员一愣:“这……尚未规划。”

    温知命当即下令:“即日起,在每支垦荒队驻地设‘流动女童塾’,教师由各地女官轮流派驻,教材用《女子百科全书》简编本。经费从屯田盈余中列支。”

    “殿下,这开支不小……”

    “比起战火重燃的代价,这点钱算什么?”她淡淡道,“我们打仗不是为了多几亩地,是为了让下一代不再为一口饭、一本书、一块地去拼命。”

    归京途中,她路过一座荒庙,见门口坐着个七八岁的小乞丐,蓬头垢面,却在沙地上用树枝写诗??正是《女医誓词》中的句子:“我不惧谤言,不避刀剑……”

    温知命下马,蹲下身问:“你从哪儿学的?”

    小女孩抬头,眼神清澈:“姐姐们念的。她们说,只要记住这些话,将来就能当大夫,救人命。”

    温知命心头一震。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民录》副本,翻开第一页,郑重写下:“此女资质聪慧,建议纳入‘昭德书院’特招名录,优先培养为基层女医。”

    她将书递给随行官吏:“找到她的家人,若无依靠,便由朝廷抚养。”

    夜宿驿站,她提笔续写日记:

    **“今日见一女童,在尘土中书写光明。她不知自己写的是一场革命,只知道那些字让她心里暖。这便是希望的模样??不在金殿之上,而在泥泞之中。**

    **母后常说,改变世界很难,但不让世界改变你更难。我愿做那堵墙,挡住风雨,让她们安心写字、做梦、长大。”**

    与此同时,京城风云再起。礼部尚书之子联合一群纨绔子弟,暗中组建“正风会”,散布谣言称“女子参政导致阴阳失调,引发黄河决堤”,并策划在科举放榜日纵火烧毁女官名录。

    秦霜提前截获密信,却未立即抓捕,而是上报温清婉。她只回了一句:“放他们动手。”

    当夜,火光冲天。一群蒙面人闯入吏部档案库,点燃火把。然而等待他们的,是早已埋伏的凤影卫与百名持棍女官。混战中,一名年轻女史死死抱住装有全国女官履历的铁箱,任火焰燎灼双手也不松手,直至昏厥。

    次日,温清婉亲赴现场,为那女史包扎烧伤的手,当众落泪:“十年前,我跪着求药无人应;今日,你们站着护档不惜命。这不是逆转,这是重生。”

    她随即颁布新律:**凡毁坏女子教育、仕途记录者,视同谋反,株连九族。另设“巾帼忠烈祠”,供奉所有为女性权益献身者,每年春秋两祭,由储君主祭。**

    风波平息后,温知命回到宫中,却发现母后正在整理一件旧衣??那是她幼时穿过的一件鹅黄小袄,如今已褪色发脆。

    “母后?”

    温清婉抬头,笑了笑:“我在想,等你登基那天,要不要穿这件?让它见证另一个开始。”

    温知命怔住,随即轻轻抱住母亲:“我会穿的。不仅穿它,还要把它放进皇室传承馆,告诉后人:大梁的变革,始于一个女孩溜出宫看花灯的夜晚。”

    母女相视而笑,窗外春风拂过,吹开层层云翳,露出一轮清明皓月。

    数日后,温清婉召集内阁重臣,宣布一项惊人决定:**五年之后,正式禅位于皇女温知命, herself 退居太后之位,专职督导全国女子教育改革。**

    朝堂哗然。有老臣泣谏:“陛下正值盛年,功业未竟,岂可轻言退位?”

    温清婉淡然道:“我的使命,是打破天花板。而她的使命,是让这片天空不再需要打破。我若恋栈不去,反倒成了新的阻碍。”

    她望向殿外,那里站着即将赴西域巡查的沈昭华、准备出海考察海外贸易的女商代表、以及一批即将进入军机处实习的女学子。

    “你们看,春天已经来了。我这一代人播下的种子,该由她们来收获了。”

    元宵又至,灯火如昼。这一次,温清婉并未登楼远眺,而是牵着女儿的手,漫步于御花园。远处传来孩童唱谣声:“女儿不嫁豪门宅,要学昭华闯天下……”

    她停下脚步,望着满园花开,轻声道:“老师,您看到了吗?她们不仅活着,还在开花。”

    风过处,铃音依旧悠远,如同岁月的回响,诉说着一场始于绝望、终于燎原的觉醒。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