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16节(第1页/共2页)

    “我能帮你梳梳头发吗?”

   
    芭万·希没有说话,因此法维亚就当她默认了。

    他靠近妖精少女,把她调整成方便梳头的姿势,在背后悄悄触摸少女的头发。

    随即拿出梳子,从发尾开始整理。

    只要一触摸就知道,她的头发很好,可头发打结的地方却很多,而且日积月累的污垢还沾染着,靓丽的红色因此变为干枯的色彩,法维亚有些不解她为何不适用魔术将其洗好,但想了想好歹是自己第一次帮她洗,自己用用也无妨。

    “不要....不要那那样.....”

    “嗯?”

    “大家,不想要我这样......”

    “话说在前头。”

    法维亚不为所动,这么说道。

    “这不是请求,而是要求,你先把欠我的钱还了在提意见。”

    “......好。”

    芭万·希微微颔首。

    但是说实话,她有些想刁难他一下,却又不敢。

    于是在芭万·希默默接受被法维亚洗头发的时候,她忽然望向房间的窗户处。

    从窗外照进来的光亮,照着空气中飘散的微尘闪闪发亮,不知道为什么,她感觉这个味道让她很舒服,也可以说非常喜欢。

    此时,在这个房间内,仿佛就连时间都在这一刻远去了,少年仅仅努力地给这位妖精少女移动梳子。

    隔日,芭万·希便随着法维亚返回了伦敦。

    到了伦敦的时钟塔后,法维亚发现协会内部的气氛有些紧张,随即他了解到,现任罗马教皇要求英格兰的宗教审判所连同欧洲各国的审判所一同对峙毁灭了拜占庭并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只与罗马隔海相望的奥斯曼帝国。

    而该教皇,既是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性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203:腐败堕落和不择手段的罗马教皇(2k5)

    罗马城。

    那是外观是由洁白的大理石和闪耀的金色装饰构成的恢弘大教堂。

    高耸的尖顶直指蓝天,象征着信仰的坚定与纯洁。

    阳光照射在教堂的尖顶上,金色的装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令人目不暇接,教堂的窗户镶嵌着色彩斑斓的玻璃,阳光穿过玻璃,投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将整个教堂内部映照得如梦如幻。

    透过大教堂的窗户,可以看见这屹立了多年的城市都沐浴着夕阳,唯有此地依旧充斥着华丽的灯光。

    可谓豪华无比,在这之中,有一位身居高位的老人微微眯着眼。

    这个老人虽然年龄很大,却身材魁梧,浓黑的眉毛、鼓鼓的眼睛、肥厚的嘴唇,微微隆起的长鼻子,仿佛用刀切削过的,向里缩了进去的短下巴,使他从侧面来看,像是一头公绵羊。

    “达芬奇那家伙还有意见吗?”

    突然之间,老人突然开口问道,一旁的护卫貌似是习惯了,紧急开口。

    “有,他似乎对教会现在如此有些.....”

    说道此处,护卫似乎是在侺纠结该不该说下去。

    “哼,那老东西,老子将他从法兰西那群杂种的手中救出来,好吃好喝供着他,又让他清闲,还整天念叨那么多话。”

    老人貌似对法国十分的不满,一出口就是经典骂法,但脸上表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一旁的护卫更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算了,英格兰的那群杂种有回复了吗。”

    “钟塔方面还未有回复......”

    “妈的,还在拖,要是让奥斯曼那群狗东西找机会从阿尔巴尼亚跨海入侵罗马城,老子即便丢失了罗马,但在自杀谢罪之前都要先把那群该死的魔术师的脑袋都给扭下来。”

    十五和十六世纪,是在一个世界三大教派之中的两大教派对抗异常激烈的时代。

    一方面,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步入尾声,格拉纳达苏丹国在西班牙西南部的崎岖山地当中修筑堡垒,苟延残喘。

    另一方面,奥斯曼的崛起令整个欧洲喘不过气来;1453年,千年之城君士坦丁堡被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攻陷。

    1479年,阿尔巴尼亚被征服,1480年,穆罕默德二世进攻奥特朗托,引起的恐慌席卷整个意大利。

    但还好,1481年穆罕默德二世去世,群龙无首的奥斯曼帝国不得不从亚平宁半岛撤军,但继任的巴耶塞特二世继续保持着对整个欧洲的巨大压力。

    欧洲境内的国家都处于草木皆兵的神经质状态当中,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点起宗教迫害的张天烈焰。

    “需要继续要求时钟塔的三大君主以及埃尔梅罗提供援助吗?”

    “.....算了,那帮自私自利的家伙老子压根就没报多大指望,但无所谓,态度继续强硬点,只要他们交出英格兰的宗教审判所的所有权就行了。”

    “是,您的意志。”

    “对了,我听说那里最近几年有个到处治疗人的魔术师...是叫什么来着?”

    “冯·霍姆海恩·帕拉塞尔苏斯。”

    “嗯......是这个名字啊,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是,教皇大人。”

    老人正是当代罗马教皇,被誉为亚历山大六世,其真名罗德里哥·利安索尔·迪·波吉亚,是圣堂教会首位公开承认自己与情妇有子嗣的罗马教皇,还是一名西班牙人。

    而比起作为宗教人士,亚历山大六世更像是一位政治家,他曾在1493年,为葡萄牙和西班牙划定了殖民扩张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

    亚历山大六世通常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教会腐败堕落的象征,行为最为放荡和不择手段的教皇。

    他在政治上也拥有超出寻常的野心,并以大肆敛财和为儿子所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谋夺而臭名昭著,但他却并非这些劣迹的首创者,毕竟他的前几任教皇给他树立了‘好榜样’。

    而除去政治与宗教上的评价,以他为首的家族对艺术的赞助可以说是为人称道的,曾赞助过宾杜里基奥、巴尔托洛梅奥·维内托、米开朗基罗、提齐安诺及耶罗尼米斯·波希,而达芬奇甚至帮助过他的儿子建造战争器具。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舅舅,教皇加里斯都三世在当上教皇第二年后就亲自为贞德平反。

    虽其中不乏贞德母亲以及法国宗教审判所所长的努力,但加里斯都三世的首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在内部普遍不愿意的情况下,强行要求为其平反。

    圣堂教会自从‘阿维农之囚’以来,内部普遍厌恶法国人,毕竟当初被法国人抓到阿维农的教皇可是被当时的法国国王派人凌辱殴打一顿,致使其几周后便死去的。

    这也就当法国的救国英雄贞德被英格兰控制的宗教审判所认定为‘魔女’时,内部无一人有站出来反驳,甚至还有人颇为叹息,要是这两个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