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 94 章 音家(第4页/共5页)

/p>

    荆轲话还没说完,就眼睁睁地看着高渐离从衣袖中拿出一把一寸来长刻着繁复花纹的青铜匕首,将其交给陛楯郎,随后看向姜荆二人,解释道,“我离开燕国后,总是睡不踏实,所谓居安思危,便买来了这把据说是欧冶子高徒所铸的匕首用来防身,今日是我的错,忘了这回事,多谢您的提醒。”

    荆轲:……

    姜珂侧头默默地和荆轲吐槽了一句:“这欧冶子高徒的称号是群发的吗?怎么哪里都能遇到?”

    荆轲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他不想理她。

    进入殿内,高渐离按照礼仪,对嬴政行礼道:“燕人高渐离参见秦王。”

    “高渐离。”王座之上的君王唤了一声他的名字,“寡人听闻你的乐声如昆山玉碎,芙蓉泣露,甚是美妙。今日招你进殿演奏,可莫要让寡人失望啊。”

    高渐离虽然对自己的技艺很有信心,但乍一听到昆山玉碎这几个字,内心还是难免触动。

    “多谢秦王垂爱。”

    说完,他便取下自己背后的用丝帛仔细包裹的筑,打开后,拿在手中进行演奏。

    筑是一种类似琴的乐器,一共有十三根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执竹片或木片敲拨,发出声音。

    高渐离击筑时,整个人身上的气质都变了,仿佛与天地之间,山川草木融为一体,让人无法触碰察觉的到,他弹奏的曲目是《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姜珂之前也听不少人弹奏过,但却却从未有人能弹出他这般气势。

    初听时只觉得自己仿佛身处于山丘小河之中,但渐渐随着曲子的弹奏,时而如置身于汪洋大海,时而又置身于巍峨高山,汪洋大海有激越水浪,巍峨高山上有群鸟悲鸣。

    弹至激越时,荆轲倚歌而和之,歌声筑声,融洽无间,浑然一体。

    一曲终了,殿内内安静极了,几乎落针可闻,简直就是古文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几个字照进现实。

    姜珂:好听。

    良久,嬴政缓缓开口道:“先生这是在效仿邹忌,以乐理之声来劝谏寡人吗?”

    历史上,邹忌最出名的事迹就是美男子邹忌讽齐王纳谏,但实际上邹忌还是一位很称职的相邦,他辅佐朝政,善于改革,在内帮助齐威王安邦治国,在外帮助齐国取威定霸。

    此外,邹忌善于弹琴,他第一次入朝见齐威王时便以琴理比喻国家,琴弦之间配合如同政令来劝谏齐威王,告诉他琴音调则天下治。

    高渐离道:“渐离乃市肆庸人,言语浅薄,只是这乐理之中,每个音色都不相同,但组织在一起却又

    十分美妙。”

    “音乐是一件能让人情深意长而又文采鲜明的东西。”

    姜珂:听不懂。

    真就是灵魂有一点点共鸣,但大多数都在跑调呗。

    嬴政:“你这是在向寡人求情?”

    高渐离:“燕国居于最北,地僻物匮,燕国人口百万,这些黔首,他们的父母,提携捧负,生怕他们无法长大,他们的兄弟姊妹,像手足一样友好,夫妻之间又如同宾友一样敬重,如果大王真有一天要兵临易水,城破之后,那些黔首的血肉会是多么的柔软脆弱。”

    燕丹已死,燕国上下王公贵族皆沉迷修仙,无心国事,只落得个奸臣把持朝政,黔首们民不聊生的下场。

    兵临易水,那世界上便再没有燕人了,有的,只是秦人。于是嬴政答他:“先生莫要忧虑,只要是秦人,便都是这乐理中的一份音色,自然要妥善对待。”

    姜珂:……误入高端局。

    她悄声问一旁的荆轲:“大王是如何听出来高渐离在劝谏他的?”

    荆轲:“你听渐离他第一段第二个音节的缪音偏高,又律以平声……”

    姜珂:啊?

    这都是怎么听出来的啊?感情我学这么多年乐器就只图了个乐呵呗?这样真的显得我很像个笨蛋!

    姜珂扯了扯嘴角,夸赞道:“那……你们俩还挺厉害。”

    她心想,高渐离可真厉害,我得想个办法把他留在咸阳。

    ……

    演奏过后,嬴政对于高渐离的音乐很满意,于是便十分慷慨地将绕梁,号钟两张名琴赏给了高渐离。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