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透露出一丝庄重:“替骆家考武试的是——十二!”
这个名字在书肆中回荡,却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众读者的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他们相互交头接耳,纷纷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一位读者忍不住问道:“这个十二是谁啊?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啊。”另一位也附和道:“确实没有听到过,到底是谁呀?”
在众读者的议论声中,太皓从容地走了出来。他拱手向鲍先掌柜致意,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坦然与自信:“在下十二,谢过鲍先掌柜!”这一刻,他的身份终于揭晓,他以“十二”这个名字,正式成为了骆家武试的替考者。
鲍先掌柜的目光在太皓身上打量了片刻,似乎想要透过他的外表看到更多内在的东西。他缓缓开口问道:“你是我们九土城的子民吗,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太皓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在下刚搬来九土城不久,今日到书肆里来读书,见到有替考的买卖,便想参与一下。”
鲍先掌柜微微点头,却又话锋一转道:“若要替考可都是要有些本事的,这些想要替考的读者都是老面孔了,而你要考武试,你知道要考哪些东西吗?”
太皓微微一笑,从容回答道:“在下当然知道,我东方帝国的武科考试,分内、外两场。外场考的是跑步、舞刀、掇石,内场则需要默写《非昔兵法》。”
鲍先掌柜听后笑道:“你知道就好!”他的笑声中透露出一种认可与赞赏。随后,他转身对着众读者宣布道:“诸位,今年的替考者已公布完,被抽中者回去好好练习,等待着一个月之后的考试,没有被抽中者就等着明年吧!”
书肆中顿时响起一片叹息和抱怨声。有的读者懊恼地拍打着自己的大腿,叹息道:“哎呀,又损失了五两银子,怎么每年都抽不中我呢?”有的则无奈地摇了摇头,自嘲道:“唉!谁不是呢,就当这五两银子喝花酒了。”还有的读者脸上露出愁容,抱怨道:“这银子可是我借来的呀,这可怎么还呀。”
太皓静静地听着这些没有被抽中的读者的抱怨声,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深深地意识到这种替考的不正之风对于社会的危害和对于真正有学识者的不公。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种不正之风治理好,为九土城乃至整个东方帝国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
太皓的内心如同被风吹动的湖面,波澜起伏。他原本打算立刻离开书肆,将这场替考的秘密告知鱼泓城主,揭露这不公之事的真相。然而,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去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阿丑,这位刚被选中替骆家参加文试的男子,走到太皓身边,他的举止间透露出一种谦逊与和善。他拱手向太皓致意,道:“十二兄,在下阿丑!恭喜你被抽中替考骆家的武试。”
太皓微微一笑,也拱手回礼:“阿丑兄,恭喜你被抽中替考骆家的文试。”他的目光在阿丑身上短暂停留,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共鸣或理解。
阿丑接着问道:“十二兄,我们何时到骆家去呢?”
太皓略微皱眉,反问道:“为何要到骆家去?”
阿丑解释道:“按照惯例,我们被抽中之后,要到对应家族中见一见那些考生,知道他们的一些基本信息,不然真正要考试时,容易露馅。”
太皓当然不能去骆家,一旦去了,自己的身份很快将会暴露。于是,他向阿丑道:“阿丑兄,刚才听说你曾经为羊家考出过一个状元?”
阿丑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淡淡的回忆,他缓缓道:“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当时参加完‘城试’的考试,还可以到都城考‘京试’,主要是因为我和羊聪长得像。”他的语气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自豪或是得意,而是一种平淡的叙述,仿佛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
太皓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问道:“羊聪是谁?”
阿丑解释道:“就是我替考的那位,现在羊家主事羊卫的堂弟。”
太皓继续追问:“那考上状元之后,皇上分给羊聪什么官职了?”
阿丑回答道:“他现在可是一个大官,据说是在西南的一座城池做城主呢。”\/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