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版则是各种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还有一些皇家店铺的经营之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各类士绅商业的小技巧,小发明,对农业有用处的小方法!
这大明周报中最夺人眼球的,则是崇祯皇帝如同唠家常一般跟大明百姓说话。
比如说他用唠家常的方式,说为阿里施政方针。
文官们本能地感觉不安,感觉皇帝这么做非常冒失。
他们让皇帝收回圣旨,说这样严重损失天子威严。
躲在阴影中的魏忠贤再次出现。
屠刀和廷杖双重并下!
几个不干净的家伙直接被处置得明明白白。
被魏忠贤欺负的跟数你羊的文官们顿时不敢说话了!
经过这次时间后,崇祯皇帝降下身份诉说未来成为了常态。
崇祯多次在周报中说这些年大明天灾人祸太厉害,大家过日子不容易,他堂堂一个皇帝都买了金锄头,亲自下地干活忙农活。
还说大明藩王们也心感百姓辛苦,所以才会无偿将土地赠送给没有土地的大明百姓。
大明百姓们听说书人这么说,都哭出来了。
原来皇帝过得很苦啊!
都把金锄头买了,也要给大家筹集钱粮。
大明年幼的读书人也感觉皇帝日子过得凄苦。
老油条们倒是想反驳,可这事情一个闹不好就是沾染一身腥臊。那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一直在虎视眈眈,就等这些人落网呢!
就这样,周报的内容成功地住进了大明人心坎里。
报纸自然销售火爆。
大明周报第一刊10万份在三天内卖脱销。
为了让大明周报让更多大明人知道,印刷局再次印刷二十万份。
不到两天便卖脱销。
这周报多次刊印,却抵挡不住大明百姓的热爱,大家纷纷购买报纸。
大明周报开局大卖,快速流通全大明。
一个月后,崇祯皇帝的第三条圣旨下达。
这条圣旨主要是崇祯皇帝感觉大明官员工资太低。
为了让更多的官员过上好日子,将会给官员加薪3到10倍薪资。不仅如此,还会考虑赠予官员更多的免税土地!
考虑这几年天灾人祸太多,圣旨后半段,着重提醒税赋要重新定制。
比如农业税争取在五年内降低一半。
承诺永不加赋!
士绅、百姓们看了心情激动。官员们看了之后大为感动。
就是商人们气得鼻子都歪了!
因为圣旨中提到如奢侈品、酒水、瓷器、等税收比例翻三到二十倍。
铁、矿、煤等资源是百分之十。
而粮食,布匹等税收比例还是在百分之三,维持原来样子。
圣旨发布,有的商人无动于衷,有的气得骂娘!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俺们?
官员们不少尝到了甜头,立场突然就不坚决了。但
大明官员们渐渐也陷入骂战中。
不少文官呈递奏折,认为商税不该那么高。但也有年轻的官员认为就该如此。
崇祯皇帝这边再次下发了圣旨。
放心,商税只是暂时的!农业税赋也只是暂时的!
官员们的薪资也只是暂时的!
然后,更多的官员们犹豫了。
第二天,崇祯又发了一道圣旨。
这圣旨的内容更直白了,完全用白话文写的:
“奉天承运……诸位爱卿,大明官员那么多,薪资却很低,朕给天下官员涨薪,为何有官员不同意?”
“钱谦益……等东林人士,你们为何不同意涨薪?你们口口声声说不与民争利,为何经商啊?还有,你们为何如此维护商人?是不是你们背后在经商?”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