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暖暖而生无错版 > 正文 第44章 夏一丰的狠(皆凡人四)

正文 第44章 夏一丰的狠(皆凡人四)(第1页/共2页)

    康圣十年的秋色渐深时,越州城南的第二座南渡桥终于完成了桥体的初步建造。

    这座仍旧以坚固的青石为基,桥身蜿蜒如龙,与石渡桥共同成为越州桥的风景线!

    桥成之日,楚大人及一众工部官也到了该返回临安的时候。

    连日来,陈行宁并各级越州官员、地方乡绅,早已备好了送行的宴席与程仪。

    这日清晨,陈行宁亲自将一箱箱越州土仪抬上官船——有今秋新收的银杏果、茶叶、丝绸,还有封装妥帖的酱鸭、醉鱼,更少不了十条上好的火腿。

    这些火腿是去年林暖开始试制的,选用猪后腿,以精制海盐精细腌制,再经松烟熏烤,成品红亮如火,香气醇厚,现在也就在越州宴里有作为菜品出售,市面上还没有流通!虽说养殖场大了,城北许多人家也养猪赚银钱,猪到底还是不多的。

    “区区土产,不成敬意。”陈行宁笑着拱手,“此番修桥诸事,多赖楚大人及诸位大人周全。”

    楚大人须发皆白,面容清癯,此时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深了几分:“陈大人客气了!说来惭愧,在京城和临安时自以为尝尽天下美味,到了越州才知天地广阔——就说那醉鸡,酒香透骨却不见酒汁;那蟹酿橙,橙香蟹肥,相得益彰;还有那笋脯毛豆,看似家常,入口才知腌晒的火候妙到毫巅!”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尤其是贵地新出的酱料与火腿,风味之独特,实乃老夫平生仅见。”

    这话并非全是客套。

    自海盐增产、猪腿丰足以来,在林暖的主持下,不仅试制成功火腿,更以新法酿造的豆酱、面酱,开发出酱鸭、酱鱼等种种佳味。

    这些新鲜物事就连官员也少有尝过,自是赞不绝口。

    众人又寒暄片刻,楚大人等人登上马车而去。

    随行的除了越州赠礼,还有卢震率领的百人护卫队,以及今年越州夏粮的一部分和特制的行军干粮——这是按卢清哲密信嘱咐准备的,自然以锅巴为主,既能久存又耐饥。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整个江南的局势却早已暗流涌动。

    近几个月来,各地田产纠纷骤然增多,明明在册的官田忽然被人拿出“祖传地契”声称所有;城里许多经营多年的店铺,悄然易主;甚至有些小吏一夜之间暴富,搬进了高门大宅。

    这些变化起初细微难察,但积累起来,却让整个江南官场都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息。

    与此同时,临安城卢公府内的卢清哲正对着江南东道的舆图凝神沉思。

    作为提督,他早已将地方豪强与某些官员勾结、把持田产、垄断盐铁之事摸清了七七八四。

    “大人,南嘉的密报。”祝长青悄步进屋,递上一封火漆密函。

    卢清哲拆开迅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南嘉县令袁世元在家中被刺,幸好被卢辉救下,尚未危及姓名,这些地方豪强,当真无法无天了!”

    卢光在一旁磨墨,低声道:“大人,这些人太无法无天了!越州的粮米也到了,大人准备何时动手让?”

    卢清哲冷笑:“莫急,让他们再跳一会!”他转向祝长青,“让我们的人继续搜集证据,尤其是他们强占民田、私售盐引的事——记住,要人证物证俱全。”

    “是。”祝长青躬身领命,又道,“王刺史那边…依然称病不出。”

    卢清哲揉了揉眉心。

    江南东道刺史王钰的确是最大的变数。

    这位出自太后母家的封疆大吏,自六年前赴任以来,始终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

    既不与地方豪强同流合污,也不积极推行朝廷政令,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看客。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他对卢清哲的查案行动既不阻拦也不协助,甚至将许多政务直接交办,自己则深居简出。

    这种态度让卢清哲倍感棘手。若王钰明确反对,尚可针对性布局;若他全力支持,事情自然会顺利许多。偏偏这般暧昧不清,反而让人难以决断。

    时间在种种明争暗斗中流逝,转眼已是冬至时节。

    按照江南习俗,冬至大如年,家家户户需祭祖团圆,然而康圣十年的冬至,却被一连串突发事件打破了平静。

    先是三家豪强被官府以“侵占官田”罪名缉拿入狱;接着临安知府因“收受贿赂”被革职查办;最令人震惊的是冬至夜当晚,卢清哲及数名朝廷派官员的府邸竟同时遭遇刺客袭击!

    是夜月光清冷,卢府后院突然跃入十数条黑影。

    幸好卢清哲早有防备,院中埋伏的护卫立刻与之缠斗起来。

    刀剑相交之声惊醒了沉睡的府邸,女眷们惊慌失措,仆役们纷纷抄起棍棒自卫。

    激斗中,三名护卫受伤,但刺客也留下了两具尸体和一地狼藉。

    “查!给我彻查!”卢清哲平静地看着混乱的场面,“这些人武艺精熟,配合默契,绝非普通盗匪!”

    不出所料,在刺客身上搜出的信物直指临安几家地方豪强。卢清哲当机立断,连夜派人缉拿了相关家族的族长、少主和话事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刺杀朝廷命官,形同谋反!”卢清哲在公堂上厉声喝道,“尔等还有何话说?”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卢清哲显然早有准备,不仅人证物证俱全,连他们与某些官员往来的密信都抄获了不少。

    就在临安城风云突变之际,周边州县也闻风而动。

    象屿县令褚明远更是雷厉风行,以“清剿匪患”为名,调动县兵与民兵,一举拿下当地几个垄断盐业的豪强。在这过程中,曾经与“匪帮”有牵连的郑徐两家人等人反而立下大功——他们熟悉地方情况,带领官军直捣黄龙,将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盐枭一一擒获。

    消息传回越州,陈行宁长舒一口气。得益于之前的试点改革,越州的土地、盐务都已整顿完毕,这次动荡中反而成为最稳定的地区。按照卢清哲的指示,越州只需提供粮草物资支援即可,不必直接卷入纷争。

    至康圣十年底,江南东道的局势已基本明朗,大多数豪强势力土崩瓦解,只剩零星小股势力负隅顽抗。

    卢清哲开始撰写奏章,向朝廷汇报整顿成果,但在如何评价王钰刺史的问题上,他却斟酌再三。

    “王大人这半年来称病不朝,但对我们的行动从未阻挠。”祝长青提醒道,“而且他毕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