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穿越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无错版 > 正文 第246章 苏良下扬州!能打败谣言的只有谣言

正文 第246章 苏良下扬州!能打败谣言的只有谣言(第2页/共2页)

船直达扬州花市。

    扬州城最有特色的区域便是贯通南北的官河。

    这条官河两侧,分布着扬州城最繁华的商贸市集。

    有花市、鱼蟹市、酒馆、茶肆、青楼等等。

    可能因钱荒的缘故,当下河畔上的行人并不是很多。

    苏良并未直接前往扬州城西北角的州治衙门,而是命曹护在临近花市的开明桥附近租下了一座小院。

    ……

    十月二十日,晚。

    苏良坐在屋内,翻阅着曹护命人送来的一条条情报,不由得有些头大。

    他看了近一个时辰,才对当下的扬州城钱荒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扬州城钱荒的主要起源,确实是因青苗钱和免役钱。

    百姓对钱币的需求量增大,导致物价上涨,钱重物轻。

    扬州知州苏舜元一方面向朝廷求助,一方面减少海外贸易的铜钱输出数目,加强钱禁管理。

    但收效甚微。

    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商人们不是很配合。

    大商人们对新法的各项措施都是持反对意见的。

    特别是开封府试行市易法后,限制了富商巨贾们对市场的控制。

    若扬州城的大商人们都能配合州府,将私库中的铜钱流转出来,钱荒问题绝对能解决。

    但此等对他们有害而无利的事情,后者根本不可能去做。

    并且,扬州尤为依赖商贸。

    大商人决定着扬州的商税及无数百姓的生计。

    扬州知州苏舜元也不敢逼得太紧,不然大商人们有可能携带家产离开扬州城。

    由于扬州海运发达。

    一些富人携所有财产前往海外生活的也大有人在。

    对待大商人,只能引而不能压,不然谁还愿来扬州做生意。

    更何况。

    当下的扬州与长江以南的苏州、杭州、明州、台州、泉州都有竞争关系。

    朝廷运来的铜钱已投入扬州市场。

    此举暂时减缓了“钱难得而谷帛贱”的程度,但犹如抱薪救火、扬汤止沸,并无法彻底根治钱荒问题。

    最后。

    苏良从情报中挑选出了扬州城的四名大商人。

    其一,掌控扬州船运的船商、扬州商会总把头曹四爷。

    其二,掌控扬州花市与鱼蟹市的敖家大少敖烈。

    其三,拥有十二家风月场所的乔三娘。

    其四,开设了八家质库(典当放贷)的空山寺监院惠本和尚。

    若这四人愿意配合,扬州钱荒危机便能很快解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