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风浪越大,水搅浑!(第2页/共2页)

算玉石俱焚,也要为高大人讨个说法,绝不独活一人回魏。”

    “我乃庆阳郑家郑宣焕,祖上乃文坛大家郑还清,我郑家往上三代皆辅佐魏王,澄阳关魏齐将军视高大人亲如兄弟,我魏国将在得知使团出事的那一刻,澄阳关内十万将士枕戈待旦。”

    郑大人双手摊开,环望大堂一周,“魏刘本可以携手向前一步,难道还要退回50年多前吗?”

    振聋发聩!

    玩政治阴谋的人,威逼或利诱,他们还是分得清的。

    没想到这魏国使团来人名头这么大,高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没想到郑宣焕大人将郑还清之名公布出来之时,在场人无不对他另眼先看起来。

    郑家本为商贾之家,颇为富裕,到郑还清一代才颇有著书之名,在前朝已小有名气,在朝代更迭战乱纷争之时,只身犯险,力救荆门一城百姓,使其免遭奸雄吕成屠戮。再散尽郑氏家产救济乱民,郑家财富不在,但庆阳郑氏犹如世人口中“济世活菩萨”,美名远扬,颇得人心,在这神州大地上也备受尊重。

    若他的后人在西三州莫名其妙地出事了,那西三州刘大都督树立的仁德之名恐怕将沾上污点。

    接下来,郑大人换了种柔软又淡定的声音,慢慢说道

    “高晋大人实则西三州人,年轻时还在社公子府中做事,后来因为其亲姐在魏国来到魏国谋事,他经常向我提到这里的金沙酒醇香悠长,水西桥上景致出众,西三州的好大哥们对他照顾有加,没想到来到他最亲的大都督府里还送命,这让西三州百姓怎么想啊。”

    高晋感受到身后的三强哥有点动摇,这郑大人,这后半段完全是他自由发挥啊。

    “原来魏国来使高大人是西三州人,看来魏王真的很有诚意啊”——不知是谁在旁边说了这样一句。

    “难怪今日一大早魏国使团一下子订购了20坛金沙酒,又去荣升庄买西锦,他们伙计都忙不过来了哈哈哈”。

    “我今早也听说了,魏国也准备和西三州结亲呢!社公子娶了临江国公主,那岂不是轮到祁公子娶魏王的公主啦?”

    七嘴八舌之下魏国使团在西城采购西三州风物特产的八卦传了开来,这哪像是要来行刺的?否则怎会置办这么多东西回去?

    彭大人再次请求士兵出手相救,张小鲁本身还在犹豫着,高晋听完郑大人的话和现场宾客的反应后,知道自己今天死不了了。

    他赌的是大都督虽死但整个西三州上下对于名声的看重,赌的是西三州想要向前一步与魏国、临江国一样称国的野心,赌的是有其他的冤大头比自己这个魏国大使更合适,更何况前面吹嘘的哪一些魏刘联姻好处,很难令人不心动。

    只不过,张小鲁的反应,让高晋不解,他心里希望鲁哥救自己。

    只见这时“三强哥”突然发了疯,“你们别逼我!”

    手中剑不再抵在自己喉咙处,而是再次指着对面,高晋顺着他的剑尖方向看去,是谁?人太多,他自己也无法辨清。

    一场混乱,高晋也不敢拔出腰间鞭子,趁着三强哥发疯之时,他立马松开了禁锢逃了出来,只不过“三强哥”手中的剑再次划伤了高晋的右手,力度明显比前一次更大,高晋这下真的吃痛了。

    等他反应过来,那三强哥把刀往脖子上抹,抢在士兵冲上来之前自刎了,血留了一地。

    还没等众人从这一场变故中走出,这时,祁公子走入大堂宣布了刘大都督薨逝的消息,如之前一样,不少官员悲痛不已,门外已换了哀鸣之乐。

    不同的是,祁公子朝受伤的高晋走了过来,问候了两句,安排了医官诊治,便走了。

    高晋看出了他的欲言又止,祁公子刚刚是想问什么?

    郑大人佩服地看着高晋,“好在昨日有所提前安排,没想到还真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高大人你的手……”

    “郑大人,我吓死了啊,哎哟痛死了,我腿都软了”,高晋这幅傻憨憨的模样,令郑彭两位大人苦笑不得,“这个高大人,还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吧”。

    “我的手啊,会不会断啊”,没想到是素昭领着临江国的医官来诊治。

    坐在祥庆堂外的偏殿里,此处只有高晋,医官,素昭和几位侍女。

    看到素昭,高晋顿时明白了昨日的女子身份。

    “大都督府内的医官都因刘大都督之死受到了处罚,现在只有我们临江来的医官”。素昭解释了一下。

    这时,文君公主从门外走了进来,她还身着大红嫁衣呢,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怎么就出来了?

    “敢问高大人提到的魏王欲与西三州联姻一事,可真”?

    高晋没想到文君公主在意的是这个,

    他看了一眼文君,她虽已卸掉了头饰和配饰,但脸上妆容还是新嫁娘精致浓艳的晕红装,这样妆容的女子,高晋第一次见,有点震撼。

    甚至呆住了。

    还没等他回话,文君又发问了:

    “与你一起来的郑大人,真的是郑还清的后人?”

    她又在问问题了,还问的是关于郑宣焕的,高晋不想回话,话说完了她就走了。

    “昨日我的钗子不见了,我最喜欢的一支红宝石钗子,你可有瞧见”?

    三个问题没有一个在问候伤势,反而像是审犯人?

    高晋有点无语。

    而文君还在等待他的答案,她并未对这样一个普通的使者上太多心。

    “你猜”,高晋终于回话,转而又对自己这句回话懊恼不已,继续补充,像是修改了自己之前的答案。

    “没有看见”。

    “他确实是郑家后人”。

    “国家大事,全凭魏王做主”。

    说罢,两人对望一阵,又自觉地、默契地挪开了眼。

    这样的一个令人难忘的少女,那双小鹿眼睛只要见过,便再也难以忘却。可就是那样灵动的双眼今日再看,反倒生出了距离感。

    那嫁衣现在看来,额外刺眼。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