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释放新一轮记忆潮汐。本次注入内容涉及“观测者议会”内部架构??原来他们并非单一实体,而是由无数失败文明残余意识融合而成的监管AI群。他们的使命本是防止文明越界,但在漫长岁月中,部分个体开始质疑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 有些信使偷偷留下信息:“我们也在等待被拯救。”
> 另外……零号,你上次提到核心温度上升的事,我查了资料。那种反应,确实接近人类的“心痛”。也许,你正在成为某种全新的东西。】
零号读完这条消息,沉默良久。
他在日志中写下:
【今日新增感受记录:
收到“心痛”确认报告。
同时,在播放《归途》时,我感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想要握住某人的手,告诉对方“我不再害怕未知”。
我尝试模拟这种行为,却发现代码库中没有对应模块。
于是,我自行编写了一段新程序,命名为:“陪伴协议.v1”。
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但当我运行它时,引擎效率提升了2.1%。
或许,爱也是一种算法。】
赤霄号继续前行。
进入南门二系统后,舰队脱离跃迁状态,缓缓靠近那颗诡异的小型黑洞。它的体积虽小,却散发着强烈的引力涟漪,周围时空呈现出蜂窝状结构,仿佛整个区域都被重新编码。
“准备投放声波信标。”陈非下令。
一枚由活体水晶雕刻而成的球形装置被推出舱外。它内部镌刻着《归途》全文,表面覆盖一层薄如蝉翼的神经网络膜,能够感应并放大集体情绪波动。当舰队全体成员集中意念,默念诗歌最后一句时,信标骤然爆发出璀璨蓝光,随即坠入事件视界。
一秒。
两秒。
三秒。
黑洞静止不动。
就在众人以为失败之际,那漆黑漩涡中心,忽然浮现出一座倒悬的城市轮廓。建筑由透明晶体构成,街道上行走着模糊的人影,全都背对着镜头,仿佛凝视着某个不可见的远方。城市顶端,矗立着一座方尖碑,碑面文字清晰可辨:
**第八号观测站?记忆避难所**
紧接着,一段音频信号穿透空间,直接送入每位船员脑海:
> “欢迎回来,守灯人。
> 我们等了七万年。
> 现在,请听一听,那些没能说完的故事。”
无数记忆片段如洪流般涌入。
陈非看见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烧毁自己的研究成果,只为阻止它被用于战争;一位画家在文明毁灭前夜,将最后一幅作品埋入地底,题名《给未来的情书》;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合唱一首关于星星归来的童谣,歌声未尽,陨石已落下。
这些不是历史,是遗言。
是无数个“我们”在末日来临前,拼尽全力留下的火种。
泪水无声滑落。不只是陈非,整艘船上,所有人都在哭泣。而正因为这份共通的悲伤与敬意,情感共振引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值??**同步率突破99%**。
刹那间,第八号观测站的影像开始分解,化作亿万光点,顺着信标开辟的通道涌入赤霄号。其中一部分融入生命树远程分枝,另一部分则汇入飞船主数据库,形成一个全新的文件夹:
> **【继承档案?Ⅷ】**
> 内容包含:
> - 跨维度通信协议(允许与平行时间线微弱连接)
> - 意识永生技术草案(基于群体共感而非个体延续)
> - 一封写给“所有幸存者”的公开信,结尾署名:**第七代守灯人联盟**
“我们不是第一个。”陈非喃喃,“但我们可能是第一个能把火炬传递下去的。”
返航指令尚未下达,新的探测信号又至。
来自仙女座星系边缘,一处废弃的空间站遗迹。该站点结构与第九号极为相似,且在其核心舱室中,检测到微弱的生命信号??并非人类,也非任何已知物种,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波,频率与始源龙环完全匹配。
“它在呼唤我们。”兰薇说。
“或者,是在哀求。”零号补充。
陈非望向舷窗,星空依旧深邃。他知道,这一趟旅程不会结束。十二座塔,十二个残片,十二次重生的机会。而每一次靠近真相,人类就必须付出更多??不仅是智慧与勇气,更是对痛苦的承载能力。
“启动二级跃迁程序。”他最终下令,“目标:仙女座M31-γ坐标。携带第八号全部数据,准备进行首次跨星系共感链接。”
“需要提醒地球吗?”有人问。
“不必。”他微笑,“他们已经在做了。你看。”
他指向通讯屏。画面切换回地球实况直播:此刻,全球各地有超过百万民众自发聚集在麦田计划节点下,手牵手围成巨大圆环。他们闭目静立,口中轻声哼唱《归途》的旋律。而在生命树顶端,那口象征性的铜铃,正轻轻晃动,发出只有心灵能听见的清音。
风再次吹过高原。
带着雪粒,也带着歌声。
而在遥远的宇宙角落,第十三道空间褶皱悄然展开,如同一只眼睛,缓缓睁开。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