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1439章 排队枪毙(第1页/共2页)

    大明与欧洲步兵的首次交锋,在白鹅潭边的滩涂上演。

   
    虽然战斗规模不大,却足以在战争史上留下一笔。

   
    西班牙登陆士兵一共有一百多人,被飞雷炮一阵狂轰滥炸,死伤三十多人。

   
    多数是首轮轰炸中造成的,毕竟飞雷炮的爆炸弹威力有限,而实心弹丸也不可能精准命中移动目标。

   
    这些来自菲律宾殖民地的西班牙士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兵油子。

   
    “快!跟上!”

   
    “谁落在后面,军法处置!”

   
    面对数百于自己的天狼兵,剩下的西班牙士兵并未溃退,反倒在指挥官的命令下,迅速重新集结,排着三列整齐的横队迎向天狼兵。

   
    七十多名头戴黄铜盔的西班牙士兵,身穿猩红亚麻制服,腰间别着短弯刀,半数人扛着火绳枪,半数人手持长矛,看上去倒也颇有几分威势。

   
    从南门的城墙上,可以看到滩涂上的大致状况,却看不真切。

   
    云逍借助望远镜,却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云逍看了一会儿,就将望远镜递给两广总督张镜心,开口道:“仔细看看吧,今后的战场厮杀,就是这个样子!”

   
    “奇怪,佛郎机人为何排列如此齐整,等着被枪毙不成?”张镜心看清西班牙士兵的战术,不由得大为诧异。

   
    云逍笑道:“那是线列战术,称他们为‘排队枪毙’,倒也没错!”

   
    线列战术,士兵需排成密集横队,按队列轮流射击,同时承受敌方密集火力。

   
    看起来就像是排队等候枪毙,或是排队枪毙敌人。

   
    这种战术当然不是什么送死战术。

   
    其实,现在的欧洲步兵还未实现全火枪化。

   
    而是火枪兵+长矛兵混编,比如西班牙最有名的‘大方阵’,火枪兵占60%,长矛兵占40%。

   
    火枪兵负责远程火力压制,按线列横队展开射击。

   
    而长矛兵则是组成长矛方阵,部署在火枪兵横队的两侧或后方,防止敌方骑兵绕后突袭,同时在近战中保护火枪兵,这时候的火枪兵装弹时是毫无防御能力的。

   
    这是火枪技术局限下的最优解,其形成与操作逻辑完全贴合现有的武器水平。

   
    如果士兵分散作战,单发火绳枪的精度和射速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火力,会被敌方骑兵轻松冲散。

   
    由于装填火药需要时间,要是不实行轮射,全队列同时装弹,战场会出现2分钟火力真空期,敌方可趁机冲锋。

   
    密集队形虽然容易伤亡,但能快速补充,通过后方士兵填补前排空缺,维持火力持续。

   
    对此时的欧洲军队而言,可控的伤亡,比失去火力压制更划算。

   
    这种战法的本质,是火绳枪技术缺陷与战场需求妥协的结果。

   
    精度差,就用密集队形补。

   
    射速慢,就用轮射补,怕骑兵就用长矛兵补。

   
    排队是为了形成有效火力和防御。

   
    而枪毙,则是实战中无法避免的伤亡代价。

   
    两者结合,成了这个时代欧洲火枪战术的最靓丽风景线。

   
    直到数十年后燧发枪普及,刺刀取代长矛,以及膛线技术出现,排队枪毙才逐渐被更灵活的散兵线战术取代。

   
    张镜心身为两广总督,自然是懂军务的,他仔细对比了一下,不由得心中一沉。

   
    广东的卫所官兵就不提了,就是他帐下最精锐的两广总督府标营,遇到这样的战法也会吃大亏。

   
    接着张镜心、林贽等官员看到,埋伏在凹陷地带的天狼兵冲出后,并没有如同西班牙士兵那样列成线列,顿时神色都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