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都市小说 > 正义的使命笔趣阁 > 正文 第2373章 操碎了心

正文 第2373章 操碎了心(第1页/共5页)

    于海的话,厉元朗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言下之意,王善坊和肖路远已经偷偷走到一起,提醒厉元朗有所提防。

   
    厉元朗笑眯眯的,并未表态。

   
    他心里清楚,王善坊之前还对自己提出对使用年轻干部,要慎之又慎。

   
    说白了,就是担心年轻人敢想敢干,靠着一腔热血不计后果,很容易捅娄子,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本来,维护干群关系,就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南州省的特殊发展阶段,更需要谨慎对待。

   
    厉元朗深知,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他并不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但前提是必须确保他们的成长过程是稳健而有序的,而不是在缺乏足够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重要岗位。

   
    想到这里,厉元朗的目光微微一凝,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严肃。

   
    “于海同志,你的提醒很重要。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每个人的意见都有其出发点和立场。王善坊同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肖路远同志的建议也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既能推动工作,又不至于引发风险的平衡点。”

   
    于海听出了厉元朗话中的深意,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书记说得对。无论是年轻干部还是老同志,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南州省的发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妥。”

   
    厉元朗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在思索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布局。

   
    这次干部调整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如何在常委会上争取更多支持,同时化解潜在的分歧,将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于海在了解到,厉元朗不想在王善坊与肖路远秘密走近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是希望集中力量解决干部调整中的实际问题。

   
    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特别是在当前敏感时期。

   
    与其过度关注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不如将重心放在如何优化决策机制和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上。

   
    “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这次干部调整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厉元朗放下茶杯,声音低沉却坚定,“无论是年轻干部还是老同志,只要能为南州省的发展贡献力量,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

   
    于海听出了厉元朗话语中的分寸感,知道对方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

   
    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点头表示支持。

   
    两人之间的默契无需多说,良好的合作让他们早已学会在关键时刻保持一致。

   
    片刻沉默后,厉元朗慢慢放下茶杯,身体往后靠了靠,说道:“今天是二十八号,我看,明天召开常委会,争取在节前将这件事确定下来,以免节外生枝,弄出乱七八糟的事情。”

   
    担任过多年纪委书记的于海,立刻听懂厉元朗的弦外之音。

   
    再有几天就是黄金周,期间还有个中秋节。

   
    若是节后开会研究决定,很容易让某些官员,尤其是那些深处调整漩涡的人,动歪心思。

   
    大搞送礼那一套,指不定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

   
    节日期间,人情往来频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机会拉拢关系或者施加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会干扰正常的干部调整工作,还可能损害整个干部队伍的风气和纪律性。

   
    厉元朗显然对此早有预判,他的提议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

   
    将常委会提前到节前召开,既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是为了向所有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这次干部调整不容任何外界因素干扰。

   
    南州不能再出事了。

   
    现在的厉元朗,已然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如果你治理下的地方,接二连三不消停。

   
    作为省委书记的他,势必会担负一定的责任,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政治生涯。

   
    因此,厉元朗必须确保这次干部调整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不能给任何人留下把柄或可乘之机。

   
    于海看着厉元朗那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神情,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佩。

   
    这位省委书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任何一步走错都可能满盘皆输。

   
    而厉元朗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理清思路、果断决策,确实展现出了他作为一把手的能力与魄力。

   
    “书记,您的考虑非常周全。”于海低声说道,“我会立刻着手做准备,确保明天常委会顺利召开。同时,我也会密切关注近来动态,防止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厉元朗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辛苦你了,于海同志。这段时间大家都很累,但我们不能松懈。目前,越接近关键节点,越容易出问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工作做细、做实。”

   
    说到这里,厉元朗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目光投向远处的城市天际线。

   
    夜幕悄然降临,万家灯火映衬着这座繁华都市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各方力量正在悄然博弈。

   
    “南州省的未来,就看我们这一代人怎么走了。”厉元朗喃喃自语,语气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隐忧。

   
    这次干部调整不仅仅是一次人事变动,更是一场关乎南州省发展方向的重要布局。

   
    如果处理得当,将为南州省注入新的活力;反之,则可能埋下隐患,成为制约发展的枷锁。

   
    于海没有打扰厉元朗的思绪,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下一步指示。

   
    此刻的厉元朗需要一点时间整理心情,也需要从全局的高度再次审视整个计划的可行性与风险点。

   
    过了片刻,厉元朗转过身来,脸上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与镇定。“好了,于海同志,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完成。”

   
    于海点头答应,随即转身离开办公室。

   
    关门的瞬间,他回头瞥了一眼,只见厉元朗重新坐回沙发上,拿起茶杯,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花板。

   
    那一瞬间,于海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在空气中。

   
    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外部环境的复杂性,更源于他们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

   
    走出办公楼时,于海抬头望了望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感叹:这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而明天的常委会,或许将成为南州省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于海走后没多久,李浩然敲门进来。

   
    手里拎着保温饭盒,低声提醒道:“书记,您该吃晚饭了。”

   
    厉元朗一个愣神,笑呵呵说:“经你一提醒,我还真有点饿了。”

   
    厉元朗的一日三餐,大都由李浩然负责。

   
    即使早餐,也是李浩然准备好,送到厉元朗家里。

   
    他自已一个人,懒得做饭。

   
    龙民之前给他雇了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可厉元朗却不同意,一来,保姆是女人,哪怕年龄比较大,厉元朗也觉得不方便。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