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圆头圆肚皮 > 正文 第756章 周八珍

正文 第756章 周八珍(第1页/共2页)

    第756章 周八珍

    所谓其实就是号称天下第一羹的雉羹。

    雉羹是彭祖创的菜,也就是易牙的师父。

    而这道菜在那个年代,也相当于厨艺的最高境界了。

    这道菜的主料是红腹锦鸡,也就是凤凰的原型。

    但到了现代,红腹锦鸡已经是保护动物了,不能捕杀,所以李逸就用了同属雉属的养殖七彩山鸡作为了主料。

    不过除了红腹锦鸡之外,这道羹还需要用到八味辅料一同烹制。

    而这八味辅料就是大名鼎鼎的八珍了。

    八珍有很多个版本,宋明时期的八珍是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

    而从清代开始,就出现很多个版本了。

    比如由海参、鱼翅、明骨、鱼肚、燕窝、熊掌、鹿筋、蛤士蟆组成的参翅八珍。

    由熊掌、鹿茸、象拔、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头组成的山八珍。

    由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干贝、鱼脆、蛤士蟆组成的水八珍等等。

    到了后期,还又在这些版本的基础上分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等等许多个版本。

    但根据历史记载,最早的八珍,也是最正宗的八珍,就是周八珍了。

    八珍这个词就是出现在周代的《周礼·天官》上。

    《周礼·天官·冢宰》中有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

    《周礼·天官·膳夫》中则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这里的八珍指的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擣珍、渍、熬、肝膋。

    在《礼记内则》中,详细记载了这套两千多年前的八味珍贵食材的原料和做法。

    其中【淳熬】和【淳母】指的是肉酱油浇白米饭和肉酱油浇黄米饭。

    其实就和现代的肉酱盖浇饭差不多。

    炮豚就是乳猪,要先小火煨烤,烤出油香来,再过油炸透,最后再用文火细炖,炖到软烂脱骨,入口即化,就算做成了。

    炮牂是一模一样的做法,但做的是羊羔,其他步骤都没什么区别。

    叫过烧腊徒弟,李逸就把煨烤的工序交给了他。

    而用来炖煮的高汤李逸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放在灶台上用微火热着,随时备用。

    随后,李逸就去了储藏室,打开了几个放在保鲜柜里的泡沫箱。

    泡沫箱里的冰块还没融化,压着其中一条条包着保鲜膜的肉条。

    依次打开泡沫箱,取出了一条条粗细不同的肉条来,放在了托盘上,李逸就端着托盘回到了后厨。

    将保鲜膜依次剥除,李逸把里面的肉都取了出来,拿去水龙头下略冲了下,就放在了厨房纸上,擦去了水分。

    看到李逸面前一条条的肉,郝力保扫了一眼,就开口问:“里脊啊?”

    “对。”

    李逸擦着肉上的水渍,一边用刀剔去了多余的筋膜。

    “这条是羊里脊吧?”

    郝力保伸手拿起了其中一条,打量了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随即又拿起了最粗的一条,问:“这是牛里脊?”

    “嗯。”

    李逸指着剩下的两条肉解释:“这条是鹿里脊,这条是狍子里脊。”

    “你弄这么多里脊来是要做什么?”

    郝力保好奇问:“你是要炒着吃?炸着吃还是做叉烧烤着吃?”

    “做【擣珍】。”

    李逸随口回答了句,就拿过了两根之前做潮汕牛肉丸的钢棍,把里脊放在一起,用钢棍砸了起来。

    “捣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