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着立即出兵收复辽东,甚至连崇祯帝都几次召见刘衍,要求刘衍尽快制定出兵方略,尽快收复辽东,以解辽东百姓倒悬之苦。
可是刘衍却顶住了压力,命边境上的明军各部将士坚守九边防线,同时面对国防军、驻防军各部将领雪片一般的请战书,也强行压下了部下开战的呼声,坚持先完成新政再说。
“攘外必先安内!”
在内阁官署中,刘衍的怒吼声还在回荡着,朝中各部尚书坐在位子上,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众人都很不理解,明明大明的势力已经远超满清了,为何不能尽快出兵收复辽东?
刘衍对众人苦口婆心的说道:“如今福建、云南、广西三省的新政、军改正在收尾阶段,此时出兵,朝廷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到辽东战场上,那这三省新政、军改之策的收尾就要受到影响,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这三省定会出现问题!”
刘衍要的并不是眼下的胜利,而是要用新政和军改之策,推着大明进行变革,让大明从封建社会自己进化到资产阶级社会。
这个过程注定会很漫长,也很艰辛,甚至有可能在刘衍的有生之年都不会有机会见到,可是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刘衍来推动,万事开头难,如果启动的阶段就因为辽东战事受到影响,那之后呢?
而众人听完刘衍的劝解,暂时没有坚持出兵,不过国防部尚书田辉叙、装备部尚书荀景云、参谋部尚书陈新甲、军情部尚书吴国金纷纷要求,刘衍应该给出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大军能够出击?
刘衍斩钉截铁的说道:“以目前福建、云南、广西新政、军改之策的落实进度,明年开春之时,便是大军出关之日!”
众人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只要有时间,众人心中就有期盼,也就宣告了满清覆灭的倒计时!界岭口以北,牛心山。
山脚下,有一处只有二十几户村民的小村子,名叫王家村,村中百姓大多姓王。
这王家村虽然在界岭口以外,但也是大明的百姓,只不过在关口外开辟了一些山地耕田,还畜养了一些牲畜度日,很是艰辛。
村中有一户人家,男人叫做王悦,外号马屁精,是村子里的名人,擅长溜须拍马,只要是比自己过得好的村民,或者是求得上的人,那王悦便屁颠屁颠的上赶着拍虚人家,被村子里的村民一直鄙视了多年。
王悦的妻子人称王李氏,前几年是从草原上逃回来的,据说老家是宣府镇人,被满清鞑子入关掳走后,被糟蹋了个够,用村里人的糙话讲,那王李氏已经是老太太的棉裤裆,是一个搂不住尿的破口袋了。
说来王李氏也有些胆量,竟然趁着清军中的蒙古兵不注意,一天被糟蹋完了,趁着夜色冲进了草原之中,九死一生愣是逃到了王家村中。
当时村中的王悦被村民看不起,也娶不上老婆,见到王李氏长得还可以,也就顾不上嫌弃什么,将其娶回了家。
至此村里人都是讥笑不已,说是马屁精娶了破口袋,破到一家了!
这天一大早,王悦跟王李氏鸳鸯倒凤了一夜,脚下像是踩了棉花一般走出家门,扛着锄头要去田里转悠一番。
此时已经是十月时节,关外的气候已经非常寒冷了,其实田间也没有什么农活可干了,只是王悦不愿待在家里,免得被王李氏缠着,长此以往自己恐怕就不是马屁精,而是马肉干了。
上了山坡,王悦的耕地在山坡的边上,不是什么好地,面积也不大,忙活一年到头也就是混个温饱。
此时王悦气喘吁吁的坐在一块冰凉的石头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前方,整个王家村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