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战场!”
刘衍想起了巨鹿之战,数万关宁军拥兵不救,致使清军从容撤走的千古遗憾,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吼道:“督臣!属下不怕死,属下的新军也不怕死,可是我和我的兵,只能战死沙场,不能死于奸佞之手,不能死于阴谋诡计!”
卢象升怒视刘衍,许久之后长叹一声,说道:“你这样做,首尾太多,一旦事情败露,如何是好?”
刘衍却不担心,在明末这个乱世,只要手上有兵,遇到战事能听令调动,就算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朝廷又能奈我何?
明末时期,崇祯帝杀了多少文臣,就连内阁重臣都杀了不少,可是统军大将杀了几个?屈指可数,而且还是兵败没了实力的!
于是刘衍说道:“督臣放心,属下不会有事,朝廷也不会为了一个阉人,去招惹镇守一方的统军大将!”
卢象升指着刘衍,许久也没说出话来。
两天后,卢象升、卢怀英和岳明、宋功明、田辉叙、张耒、赵民等灵山卫一众官吏聚集在南门外。
此时新军各营已经整装待发,两万八千多名将士以行军队列集结,随时可以开拔。
此番刘衍还随军携带了大量的钱粮,除了高起潜运来的那批之外,刘衍又从灵山卫筹集了一部分,凑足了五十万两银子、二十万石粮食,这些钱粮足以支撑新军将士四个月所需。
对此,卢象升很有异议,认为大军粮饷自有朝廷供应,此战主帅是杨嗣昌,他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明军各部的钱粮肯定会及时供应的。刘衍不必携带这么多的钱粮行军,拖延大军行军速度不说,也不安全。
刘衍却不这么认为,历史上杨嗣昌所部就曾出现过,明军各部供应困难,左良玉更是为了争抢有限的钱粮补给,与其余各部明军大打出手的闹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些钱粮用不上,属下再带回来就是了。”刘衍如是说。
随后,刘衍率部出征,卢象升看着远去的大军将士,心中暗道:“希望刘衍率部参战之后,献贼所部便会灰飞烟灭!”几天后,济南府城总督府,刘衍的公文摆放着卢象升的桌案上,惊得卢象升眼皮直跳。
要是高起潜自己带着几个随从南下,半路上遇到乱民或是贼寇失踪了,这还好说些。可是高起潜身边明明还有两千京营将士,难道山东的乱民已经可以成建制的杀灭官军了?
卢象升思索再三,还是将卢怀英叫来,问道:“刘衍知道高起潜为监军的消息后,是什么反应?”
卢怀英愣了一下,心中有种不好的感觉,说道:“督臣,是刘参将出什么事了吗?”
卢象升拿起那份公文,说道:“刘衍派人来报,高起潜和两千京营将士都不见了,他连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卢怀英只觉得头皮发麻,这怎么可能,自己南下的时候还见过高起潜的依仗,为了避免被发现,自己专门绕路疾行,这才赶在前面到了即墨营城。
于是卢怀英实话实说:“督臣,算算脚程,属下也就比高参军早到一两天而已,在即墨营城周边怎么可能有大股贼寇存在?”
“这便是本督最担心的情况!”
卢象升痛心疾首的说道:“刘衍的胆子太大了,他手中新军扩编之后,有将近三万精锐,行事已经开始无所顾忌,这可不是好事。”
卢怀英冷汗直冒,心中暗道:“刘衍啊刘衍,你可真狠,竟然连监军都敢杀,还有两千官军呐!”
“督臣,那此事如何收尾?”
卢怀英此时有些担心,说道:“刘参将做得再周密,高起潜毕竟是在山东境内失踪的,督臣脱不了干系,朝中那些人肯定会大做文章的。”
卢象升说道:“这倒不用担心,眼下各地战事吃紧,咱们山东军又屡立战功,朝廷和陛下不会为难本督的,最多是斥责一番。只是刘衍那边,我有些担心。”
“此番刘衍有些出格了,其手段之血腥,胆子之大,已经超出本督的预料,必须对其约束一番,否则将来刘衍会走到哪一步就不好说了。”
卢怀英说道:“刘参将一心为国,应该不会吧?”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