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得令!”
这时,陈勋小声说道:“大人,督标营和抚标营的人也跟着呢,要是缴获了人口和钱粮,咱们不好隐瞒的。”
刘衍摆了摆手,说道:“没必要隐瞒,钱粮分给他们一些也无妨,主要是人口,咱们帮着卢督臣和颜抚台安置被掳百姓,他们二位大人应该很高兴才是。”
次日一早,督标营参将卢怀英和抚标营参将许桐珲来到中军大帐,见刘衍已经整装待发,纷纷打着招呼。
“刘指挥使,咱们这就出发?”
“今日咱们是否继续向北追击?”
刘衍看着焦急的二人,笑着说道:“二位将军稍安勿躁,我已经下令,大军半个时辰之后出发,请二位将军为我守卫大军两翼。”
“呵呵,这好说。”
刘衍又对许桐珲说道:“许将军放心,天还没亮的时候,各营夜不收已经出发,大军先向北追击,等到夜不收陆续回信之后,再做调整。”
“嗯,那就好。”
半个时辰之后,灵山卫新军、督标营和抚标营骑兵整顿出发,一万多名将士向北追赶,一路朝着北面的大清河赶去。
就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前营的一队夜不收快马而回,向刘衍禀报道:“启禀大人,前方大清河南岸发现押运物资、人口的奴贼一部,正等待船只渡河!”
刘衍微微一愣,没想到还真追上了一部分清军。
刘衍明白,清军一定是将劫掠来的人口和钱粮给分了,哪一旗掳掠来的,就算是谁的。
于是刘衍问道:“滞留在大清河南岸的是哪一旗的奴贼?”
“满州镶红旗,人数大约两百多人。”
刘衍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是奴酋杜度的人,两百多,人数也正好。那就打!”
“传令:全军快速前进,直扑大清河南岸!”“呜呜呜!”
济南府城之外,此起彼伏的号角声响彻云霄。
刘衍率领灵山卫新军七营人马,七千多名将士在城池西北方向集结列阵,左翼是参将卢怀英率领的督标营五千多将士,右翼是即墨营、文登营、登州营的一万六千多将士。
将近三万明军将士组成若干个巨大的方阵,在炎炎烈日之下严阵以待,普遍红色的军服铠甲,如同红色的海洋,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在明军大阵前方数里外,多尔衮率领七、八万清军正在向北撤退,满蒙八旗兵马在行进中整齐有序,各旗之间相互掩护,众多的方阵如同浪潮一般向北移动,根本不给明军可趁之机。就连尚可喜所部残兵,此时也能跟着主力大军快速移动,让刘衍不由有些诧异。
刘衍眉头紧锁,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清军的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凶悍、训练有素,在连遭败绩、士兵伤亡达到两成,全军士气低下的时候,还能在撤退的时候阵型不乱,实在难能可贵。
“大人,咱们为何不打一场,就算留不住奴贼大军,也能咬一口!”
苗绍恨恨的说着,一旁的许铭也是一样,也是请战想要率部冲击一阵。
在灵山卫新军将士的心中,清军早已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只是一支比较顽强的敌军罢了,上到千总、下到士卒,都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清军,哪怕清军的兵力占优!
可是刘衍却依然保持着理智,现在明军兵力依然处于劣势,而且至少一半的兵马都是战力堪忧的杂兵,此时主动进攻,无异于将大好形势拱手让人。
“传令各部将士原地待命,不得妄动,等待命令!”
“大人!”
“大人?”
刘衍瞪了二人一眼,喝令道:“听令!”
就在这时,刘衍注意到大军后方,在济南城的方向有一支上百人的马队赶来,看旗号正是卢象升和颜继祖。
于是刘衍指着远处的马队,说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