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剑来笔趣阁 >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高两境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高两境(第3页/共5页)

nbsp;  
    要帮助薛如意讨回一个公道,以陈平安如今的身份,只需与甘州山知会一声即可,没必要让自己亲自跑一趟玉宣国京城。

   
    陈平安说道:“就是这次闭关再出关,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佟文畅说道:“洗耳恭听。”

   
    陈平安笑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鱼获是希望,日头是希望,渔网也是希望。”

   
    佟文畅笑道:“新鲜说法。”

   
    陈平安问道:“佟老哥,就没有察觉到宅院这方天地,哪里不对劲?”

   
    佟文畅点点头,“等到你这么问了,我才可以确定一事,薛如意是假的。”

   
    “看来还是火候不够,无法完全骗过一位山岳神君。”

   
    陈平安起身笑道:“米羹可是真的。而且接下来的耳闻目见,就都是真人真事了。”

   
    佟文畅说道:“拭目以待。”

   
    当陈平安走向厨房的时候,薛如意这才敲门而入,依旧是那句,吴道长,祝贺乔迁之喜。

   
    ————

   
    如穷酸游侠的背剑少年,看过了一场庙会集市上草台戏班的热热闹闹,记下了那些切末的具体形制、各自用途,再记住了生旦净末丑们的不同身段、唱腔和念白,少年想着还得看几场大戏班子的演出才行。

   
    一双草鞋踩在御街上,再散步走到了京城皇宫之外,极高的朱漆大门,排列着纵九横九的门钉,造型威严的铺首,寓意星宿值守看门。犹豫了一下,少年还是没有去戏曲上所谓的金銮殿看一看,皇宫外有条河,其实是个垂钓的好地方。

   
    青杏国境内,作为一国山上仙府执牛耳者的金阙派,近期整座仙气缥缈、清心修道的仙府,竟然比山下过年还要喜庆。

   
    实在是好事连连。

   
    合欢山一役,将那藩镇割据的邪祟鬼魅一网打尽,将方圆千里之地扫清瘴气。

   
    再就是金阙派的开山女祖师,时隔多年,曾经被师尊谱牒除名、驱逐出山的她,终于恢复了旧白霜王朝那座灵飞观的谱牒身份,得以认祖归宗。

   
    而连同清静峰、垂青峰金仙庵在内的几脉弟子,掌门程虔和掌律刑紫,召开议事,毫无悬念,金阙派谱牒修士,就此一并迁入灵飞观道脉的金玉谱牒中去。需知刚刚晋升为灵飞宫的道观,观主曹溶,是白玉京陆掌教的嫡传弟子,这就意味着 “沦为”灵飞宫下山的金阙派,一下子就找到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两座天大靠山。

   
    按照山上规矩,金阙派,从此就可以正大光明拜白玉京掌教陆沉为祖,灵飞宫天君曹溶为宗。

   
    青杏国皇帝陛下身体有恙,便让太子殿下和礼部尚书一起亲自上山道贺。

   
    柳氏皇帝这些年一直被山上讥讽为白板皇帝,老皇帝为了让庶出且非长子的当今太子殿下,能够站稳脚跟,可谓煞费苦心。

   
    如今青杏国朝野,山上山下,都在流传着一个消息,在那乌烟瘴气的合欢山地界,太子殿下亲自统兵,带队登山,找到了那失踪已久的三方玉玺,失而复得。其中就有一方皇帝专门用以册立太子的金质绞龙纽嗣天子宝玺。青杏国柳氏的总计天子十二宝,如此一来,终于再次补全了。

   
    老百姓都说这就是天命所归,那位雄才伟略、文武兼备的太子殿下,未来会是天定的明主。

   
    一个背剑少年,在京城仙家客栈内,飞剑传信至天曹郡张氏,收信人是青蚨坊洪扬波,寄信人是牛角渡包袱斋,陈。

   
    很快老家主张筇就亲笔回信一封,让陈先生稍等片刻,他们马上就会赶到青杏国京城。

   
    当天张筇就带着张彩芹和洪扬波火速进入客栈,还有意带上了有少年剑仙美誉的张雨脚。

   
    结果张雨脚却是看到那个穿着草鞋的少年“陈仁”,当初在合欢山地界的泼墨峰,双方早就打过照面了。

   
    此人就是……在那城头刻字的陈剑仙?!

   
    张雨脚有些晕乎之余,更是无地自容,先前在那泼墨峰下山途中,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还与同伴金缕闲聊起年轻隐官。

   
    少年剑仙如何能够想象,身后几步路外的山道上,就跟着那位正主。

   
    陈平安笑着解释道:“这趟出门,闲逛而已,就换了个身份容貌。”

   
    张彩芹恍然大悟,难怪先前那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合欢山一役,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玄乎。

   
    陈平安开门见山问道:“张老家主,彩芹姑娘,在你们看来,青杏国太子柳豫,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张彩芹犹豫不决,一时间屋内氛围显得极其凝重起来。

   
    洪扬波只得帮着暖场开口道:“太子柳豫既有文学才情,又想给青杏国做点实在的事情。”

   
    陈平安笑道:“当真是这样吗?”

   
    洪扬波便一时语噎,不知如何作答了。

   
    毕竟邀请年轻隐官出山参加柳豫的及冠礼,是他和小姐帮忙求情而来。陈山主却提前赶来青杏国和合欢山,说是闲逛,谁信?

   
    如果太子柳豫在陈山主心中,印象不佳,那么今天可就是陈山主与整个天曹郡张氏兴师问罪了,而且此举合情合理,毕竟是返回家乡之后,首次参加庆典,如果柳豫是个大草包,像话?

   
    家主张筇却是有一说一的性子,豪爽笑道:“说柳豫是志大才疏,可能确实是难听了点,我见过这孩子几次,心性是好的,但要说一个深居简出的太子殿下,如何体察民情和熟稔人心,反正我是夸不出口的,比起皇帝柳龢,差了老多。至于柳豫身上的缺点,我也说不上什么,不过倒是可以保证一点,太子柳豫比起一般的小国皇室勋贵子弟,就算把他放到周边数国里边去,已经算很好了。”

   
    陈平安微笑问道:“张老家主的意思,是说柳豫属于一块璞玉,还是值得雕琢的?”

   
    张筇点点头,“陈山主,我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别看老家主言谈自若,对答如流,其实心中慌得很。

   
    张彩芹和洪扬波对视一眼,都察觉到对方的局促。

   
    洪扬波心中更是紧张万分,不知为何,眼前“少年”,除了换了容貌,好像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陈平安沉默片刻,淡然说道:“我在京城逛荡了几处地方,如果早知如此,我上次绝对不会答应下山参加观礼。”

   
    张彩芹脸色尴尬,试探性问道:“那就推掉那场观礼?”

   
    陈平安揉了揉眉心,无奈道:“你觉得这样做合适吗?”

   
    约莫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反倒是张雨脚壮着胆子问道:“陈山主,可以说说看为何如此不看好柳豫的原因吗?”

   
    陈平安说道:“整座东宫潜邸,上梁不正下梁歪,除了一位叫任湘绮的詹事府清纪郎,他还算略通经济庶务,其余我见着的七个东宫官员,衙署各异,官阶不同,全是沽名钓誉之辈,从詹事府的少詹事,通事舍人,再到左春坊的左庶子,右春坊的司直郎,司经局的太子洗马,正字,我都亲眼见过了。”

   
    张雨脚震惊异常,心中大奇,原来陈隐官真是一场“闲逛”。

   
    其中品秩极高的东宫六傅,更多是虚衔,是朝廷赏赐给某些老臣的荣贵头衔而已,其实与日常的东宫教辅完全无涉了,所以真正管事的,还是那座清贵的詹事府领衔,再加上左、右春坊两署和司经局,总计四座东宫衙门,为了方便相互间的文书传递,便一同寄署于詹事府办公,詹事府不在宫内,建造在位于皇城和外城之间的玉龙河边上,因为青杏国京城占地不大,衙门也不算与皇帝陛下如何“疏远”。其中司经局设主官太子洗马二人,官秩不高,只是从五品下,主要是负责东宫书籍的刊缉、编校和收藏,但是官帽子不大,却是人人垂涎的美职,市井老话都说宰相门房三品官,更何况是东宫的太子属官,潜邸旧人?而且这些清贵官员都可以将此作为翰林官迁转阶梯。

   
    陈平安补了一句,“而且这里边的大多数官员,他们都觉得太子柳豫是个很好骗的傻子。”

   
    言下之意,柳豫被这群自家的东宫官员当成了傻子,你们帮着青杏国和落魄山牵线做媒的天曹郡张氏,更是傻子,而我陈平安作为落魄山的山主,无形中就成了那个最大的傻子。

   
    陈平安说道:“我并不介意给谁锦上添花,而是介意因为自己的出现,导致某些事错上加错,甚至失去了纠错的可能性。”

   
    张雨脚似懂非懂。

   
    张筇好奇问道:“陈先生,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陈平安笑道:“做事半途而废,不是我的习惯。既然都是借住的客人,那就跟天曹郡张氏合力,帮着洒扫庭院。”

   
    张筇如释重负,抱拳致谢,“荣幸之至。”

   
    近期青杏国庙堂的确比较热闹,先是左庶子作为詹事府左春坊之主官,呈上一份奏疏,建议朝廷禁用“流外人”补缺某些清贵官职。吏部对此不是没有异议,甚至就连同为詹事府高官的右庶子都公开唱反调,坚持官员品行优劣与出身高低全无关系。再就是工部侍郎请求将政务繁重的工部,提升为六部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