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阿笠博士在加入联盟后对于自身‘意识同步性’的理解和世界观认知,没有任何理由和证据显示其发明产品必须由‘柯南’或者其他RSI异常个体使用,除非……”
“目前我们认为,阿笠博士、毛利兰、毛利小五郎等个体的RSI值异常属于‘绝对时间节点’的异常衍生效应。其在毛利兰的武力水平的不正常瞬间提升,阿笠博士的科技水平上有很深的表现。”
“其具体原因尚未解明,尚待后续观察实验。”
听起来同样很有道理。
但对于叙事学部的结论,林升也不能说它完全正确。
毕竟他确实知道几个特例。
比如京极真,比如小泉红子,很明显有些RSI异常和柯南的联系实在是微弱。
但是有一点叙事学部说的很对。
那就是阿笠博士身上的“人设感”确实有些太强了。
自称天才发明家,但制作出来的很多东西其实是废铜烂铁,家中还会因为实验失败而发生小爆炸。
而那些成功的产品,往往又和“侦探设备”,准确的说是和柯南的需要非常匹配。
包括他加入联盟这件事,林升回过头来想也是疑点重重。
要知道,林升在最开始可是试图直接拨通毛利事务所的电话的,但他居然连这件事都没有成功。
那联盟那一次对于阿笠博士的“邀请”怎么就如此的顺利呢?
还有阿笠博士对自己提出的一定要“保护”好柯南的要求。
“所以您认为阿笠博士当时选择加入我们有蹊跷?”
“有没有一种可能。”
对于重信瞳子的疑问,林升提出了一个想法。
“你想想看,对于一个你看不懂目标的组织,安排卧底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刺探情报的方法呢?”
对于一个侦探故事而言。
主角的亲友团因为胁迫被迫加入某个组织,然后最后反戈一击或者在组织里为主角实际上提供掩护和帮助。
既视感真的很强烈,强烈到甚至让林升有点想笑。
敢情原来我拿的是酒厂的剧本?
“当然,叙事学部也提出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柯南的影响在除了‘侦探’这件事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大,也许他在“循环”中,在案件中是全能的,但是……”
……
于是最后摆在林升面前的就是那份名为《关于探讨‘阿笠博士’在故事时间线中的‘人设’问题的建议》的方案了。
如果您真的不是一个被束缚在某种设定、标签下的傀儡,林升盯着阿笠博士的眼睛,那就请您证明给我看吧。
“需要我做些什么?”阿笠博士的回答让林升松了一口气。
这句话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阿笠博士确实是倾向于和联盟合作的。
“只是打一个电话。”林升说道,“现在柯南他们刚到家不久,您只需要打通事务所的电话,然后说几句话就行了。”
“最后,我还想问您一个问题,博士,您不同意参与实验,您确定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吗?”
“我只是很难接受亲手做这件事。”
“我当然理解您的坚持,”
林升非常理解阿笠博士的坚持,就像他决定不加入主角团这件事一样。
“但即便后果是很多的死亡事件发生?”
“说出您的真实想法吧!博士!”
“这就是我刚刚一直想说的事情!”
阿笠博士被林升的咄咄迫人有些激怒了。
“林先生!您认为罪犯的生命和普通人的生命谁更重要?”
“如果您的回答是普通人的生命,那我的生命和他们比起来呢?”
“我就想问您一件事情,您觉得故事时间线里的人,陷入‘循环’的人算联盟保护的对象吗?!他们算人类吗?”
——这就是阿笠博士一直担心害怕的事情。
尤其在联盟中那些“利用派”的声浪变得越来越大的这段时间里,他甚至做梦都会梦到自己、柯南或者别的RSI值异常的人被设计在联盟的“计划”之中。
甚至出现在实验台上。
阿笠博士并不觉得联盟选择保护他们口中的现实时间线这一目标有错。
但他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一个他的朋友、亲人甚至看着长大的孩子,实际上都很可能是联盟所说的“RSI异常”。
就像他问出的那个问题一样。
我是一个“异常”?
那什么是“正常”呢?
第42章 真正目的
阿笠博士越想就越对于由CYZ联盟来确定什么是“正常”,甚至为“正常”划分标准这件事感到——
非常的恐惧!
这种划分让他有些很不好的联想。
联盟现在的确是在“循环”中挣扎,在尝试解决“故事时间线”的问题。
虽然现在他们确实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干涉举动,但是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正在爆炸似的发展阶段。
而且他们的目标好像是致力于让时间线“正常化”。
那故事时间线里的人呢?
时间线正常化后,他们,或者说——
我们会怎么样?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