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科幻小说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笔趣阁 > 正文 第266章 战绩可查

正文 第266章 战绩可查(第1页/共2页)

    第266章 战绩可查

    黄骥的形象也没有比帅嘉谟好多少。

    因为每天都要夜里起来观星,黄骥都是夜里醒来白天睡觉的,他穿着一套宽松的长袍,对着帅嘉谟打了一个哈欠说道:

    「朝廷的旨意你已经接到了吧?」

    帅嘉谟连忙说道:「弟子已经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黄骥又打了一个哈欠说道:「你是不是不明白,区区一个长兴县丞,要行人来宣旨?」

    帅嘉谟连连点头。

    县丞算是大明最基层的官员了,一般来说只要吏部任命就可以了,根本必须要行人司来宣旨。

    黄骥说道:

    「不明白就对了,海巡抚是不是也什麽都没和你说?」

    帅嘉谟再次点头。

    黄骥说道:

    「我也没什麽和你说的。」

    「啊?」

    帅嘉谟彻底傻了,这官场的谜语怎麽要比算学题目还难解?

    黄骥说道:

    「你在算学上有天分,本来我是想让你入太史局,随我一起编纂历法的。」

    「但是有人要用你,为师也只能把你让出去。」

    帅嘉谟彻底懵了,他觉得今天发生的事情,比微积分的题目还难解。

    黄骥说道:

    「你也不用担心,那人是不会亏待人的,这次事情办好了,绝对少不了你的好处。」

    黄骥又幽幽的说道:

    「但是被那人惦记上了,怕是差使你的日子还在后面。」

    黄骥有些后悔,他不过是在和苏泽的日常来信中,谈及过这位弟子的学业。

    却没想到这都被苏泽记住了。

    黄骥亲身经历过苏泽怎麽差使自己的日子,看向帅嘉谟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

    如果不是苏泽,他此时应该还在詹事府,愉快的教授太子呢。

    但是相应的,苏泽也算是给了黄骥更高的人生目标。

    只要能修造出更准确的历法来,那青史留名是一定了。

    帅嘉谟的出身还不如自己,对于自己这位弟子来说,能够成为苏泽差使的对象,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不知道多少人都希望被苏泽这位小阁老差使而没机会呢。

    黄骥接着说道:「你到了长兴县要低调,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所见所闻都记下来,特别是长兴县和府库之间的帐目往来,你要记在心上。」

    帅嘉谟点点头。

    接着黄骥指着他桌子上的胖鸽子说道:

    「你去喂一下那只鸽子。」

    帅嘉谟接过黄骥递过来的米袋子,将一把米撒在桌子上,胖鸽子看了一眼帅嘉谟,开始在桌子上啄米吃。

    黄骥说道:

    「你到任长兴县后,有人会用这只鸽子和你联系,你记得给鸽子喂米吃。」

    「如果有什麽急事要报告,也可以让鸽子带信,只要你说出送信的目标就行,无论是我还是海巡抚都可以。」

    「记住,要它吃上等的好米,湖州的贡米就可以。」

    帅嘉谟愣了一下,这胖鸽子吃的这麽好吗?

    「师父,如果不喂会怎麽样?它就不送信吗?」

    黄骥摇头说道:

    「当然不会。」

    「但是它会在你头上拉屎,别问我是怎麽知道的。」

    「。。。。。。」

    ——

    京师的七月份,天气十分的火热。

    七月初,皇帝终于赐下了冰块,给京师官署降了温。

    但是比天气更火热的,丝毫没有降温迹象的,是京师的舆论场。

    七月份的大事,就是户部的《会计录》要定稿,这也就意味着长达一年的「盘大明家底」项目胜利完成。

    但是项目完成,恰恰是风波的开始。

    大明有了家底的帐本了,那接下来肯定要算旧帐了。

    京师各大衙门,也在这《会计录》出台的前夜,发动了最后一轮混战。

    结果自然是惨烈的。

    七月二十日,距离《会计录》公布仅剩下三天。

    沈一贯站在报馆,一只手挥舞着报纸,另一只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着东西。

    黑板和粉笔,也是苏泽的发明。

    苏泽是在国子监和武监讲学的时候,才想起来现在的教学是多麽不方便。

    没办法,这个时代无论东西方,教育都是非常贵族化的事情。

    苏泽穿越前的平民教育,其实是近代的产物。

    在大明这个时代,效率从来就不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也没有那个私塾先生,要同时给几十号人上课的上课的。

    等到苏泽真的要给武监一大帮人上课的时候,他终于想起来发明了黑板和粉笔。

    但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这项不起眼的随手发明,却迅速流行了起来。

    苏泽这才想起来,黑板和粉笔,在这个没有PPT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汇报和演示的工具。

    很快,在京师各大衙门中,都购置了黑板和粉笔。

    报馆里也有这样一块,这是罗万化用来演示排版的。

    不过今天沈一贯已经抓住了粉笔,他正在盘点这些日子,因为《会计录》即将出炉而倒在前夜的官署衙门。

    沈一贯一边写一边说道:「最惨的就是太仆寺了,因为马政的事情,太仆寺被科道弹劾了二十多次,从太仆卿到群牧监,已经有八名太仆寺官员递交了辞表,还牵连了户部丶兵部多名官员。」

    苏泽忍不住问道:「所以,肩吾兄,你写在黑板上的数字是什麽意思?」

    沈一贯所写的数字,名叫苏州码子。

    苏州码子其实也是一种十进位的记数方法,在东南地区的帐房广泛使用。

    其实明代也已经有了阿拉伯数字的传入,这自然是元代留下来的。

    但是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有过祖训,「一切文书禁用胡书「,苏泽自然也不方便在大明推广阿拉伯数字。

    很快苏泽就发现了苏州码子。

    其实苏州码子也挺好用的,它的记数方式和算筹对应,还有一套和算筹对应的运算口诀,可以结合算筹进行四则运算。

    于是苏泽乾脆就推广起了苏州码子,如今大明的算学教材,基本上都是用的苏州码子作为数字符号。

    沈一贯说道:「这是下台的官员人数,这也是一甫兄让我统计的。」

    苏泽看了一眼罗万化,看来罗状元也被带坏了。

    今天是罗万化请沈一贯过来的,在这场风波中一直沉默的《乐府新报》,准备为这次的《会计录》风波来一次总结,盘点一下今日因为不合理开支而落马的官员人数。

    不得不说,罗万化是越来越会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