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蹙浓郁的长眉,冷淡的收回目光,她如何,他也懒得管。
“都起来吧。”
皇后率先起身,她心里觉得奇怪,皇上这段时间政务繁忙,都没踏入过后宫,就连她抱着靖泽去勤政殿,都没能见到皇上,听闻如今是天朝征战各国的关键时候,怎么皇上怎日出现在这里了?
皇后心里别扭,温云眠还真是幸运,一过来就撞见皇上。
早知道她今日也该好好装扮的,至少她这个皇后也能在娇花争艳时,能入皇上眼中。
“闲来无事,听说雪儿在此处,朕过......
沈寒舟站在帐前,风雪扑面而来,他却恍若未觉,目光如炬地凝视着远方的雪原。
“温云眠……”他低声呢喃,“你当年的敌人,终于浮出水面了。”
他缓缓将那封密信收入怀中,眼中寒光一闪,心中已有决断。
“传陈远。”他沉声道。
不多时,陈远快步走入帐中,拱手行礼:“大人。”
沈寒舟抬眼看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彻查京城与北境之间所有可疑之人,尤其是曾与太后有过节的旧臣。我要知道,这封信究竟是谁送来的。”
陈远神色一凛,立刻应道:“是!”
待陈远离去后,沈寒舟缓步走向帐外,风雪扑面而来,却未能动摇他分毫。
他望着远方的雪原,心中思绪万千。
温云眠临终前,曾留下一卷《北境战策》,也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若北境有变,必有内贼。”
他当时并未深思,如今回想起来,才知她早已察觉到朝中有人图谋不轨。
而如今,她的话,正在一一应验。
“温云眠。”他低声呢喃,“你若在,定会亲自揪出这幕后之人。”
“如今,我替你来。”
风雪中,他的身影如山,不动如岳。
……
三日后,陈远带来消息。
“大人,属下查到,这封信并非由北境送出,而是从京城传来的。”陈远神色凝重,“且送信之人,身份成谜,只留下一枚令牌,上有‘青鸢’二字。”
沈寒舟闻言,神色微变。
“青鸢……”他低声道,“是当年太后旧部中的暗卫,直属太后,专司情报。”
“如今,这支暗卫早已解散,为何会有人以青鸢之名行事?”
陈远沉默片刻,道:“属下怀疑,当年太后旧部中,有人未死,也未散。”
沈寒舟眯起眼,心中已有猜测。
“青鸢……”他喃喃自语,随即抬眸,“即刻派人入京,查清所有与青鸢有关之人,尤其是当年曾与太后走得极近的旧臣。”
“是!”陈远应声而去。
沈寒舟站在帐前,望着风雪中的远方,心中却已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温云眠,你当年的敌人,终于浮出水面了。”
“而我,不会让他们再动你守护的江山分毫。”
……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景和正于御书房内批阅奏折。
忽然,一名内侍匆匆入内,低声道:“陛下,沈大人派人送来一封密信。”
景和神色一凝,立刻接过信,展开阅读。
片刻后,他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青鸢……”他低声呢喃,“母后当年的暗卫,怎会在此时现身?”
他沉思片刻,随即唤来心腹太监:“传朕旨意,彻查朝中所有曾与青鸢有关之人,尤其是那些曾在太后生前担任要职的旧臣。”
“是。”太监领命而去。
景和望着窗外的夜色,神色沉静,却透着一丝锐利。
“沈大人,你放心。”他低声呢喃,“朕不会让任何人,动摇这江山根基。”
……
数日后,沈寒舟收到景和的回信。
信中提及,京城已开始彻查青鸢旧部,同时,景和也命人秘密调查当年与温云眠有过节的旧臣。
沈寒舟看完信,神色未变,只是将信收起,转身走向帐外。
风雪依旧,天地苍茫。
“温云眠。”他低声呢喃,“你若在天有灵,应知我从未停下脚步。”
“我答应过你,会替你守住这片江山。”
“如今,我不仅要守住它,还要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