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和大哥一起去吗?虽然还差点火候,但我可以先体验一下,积累经验,免得下次学识够了,因为不熟悉没考好。”
“不行,”林如海毫不犹豫拒绝,“你该知道自己和阿叶之间的差距,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好吧,”林玄玉沮丧,只能站在原地,看着苏叶的马车远去。
这次的童生试分为两部分,其一就是年前的县试,学子们都可以参加,通过了就等明年的府试和院试。要是没有通过,可以在来年的府试前,再参加一次,录取前五十名,通过依然可以参加后面的府试。
因此这第一场,其实是有两次机会的,只不过第一次考中会更体面些。
苏叶回到姑苏,自然住到了林家祖宅,不是之前那个园子,而是族长特意圈出来的地方。
住在这里的,有林家族内同一批参加科举的孩子,以及在林家附学的人。
这么做是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也让他们提前适应科举的氛围。
大家既是同伴,也是竞争对手,自家人先学着相处,之后出去才不会露怯。
此次县试,林家有五个孩童参加,从八岁到十四不等,年纪再大一点就没有了。
以林家的教育水平,还真没有超过十四还在参加县试的,如果有,早被长辈安排去学别的了。实在是资质太差,就别挣扎浪费时间了。
附学之人要么是林家亲眷的孩子,要么是附近有些家资乡绅富户的孩子,只有少数几个是贫苦之人。
没办法,这年头读书的花销惊人,普通人压根养不起。
这几个都是附近私塾先生推荐过来的,他们聪慧又勤勉,就是家里实在没钱,不仅交不起束脩,更没钱买笔墨。
介于他们确实聪明,林家把人收下来,学习花费也由林家出,算是免费资助。
但这种情况比较是少数,须得严格把关,不然林家有再大的家产,也支撑不起。
因此这十几年来,这样的孩子也不足十个,其中这一届是最多的,有三人。
他们都在族学上学,相互都认识,只是这段时间同吃同住,让关系更亲密一些。
苏叶算是外来的,此前甚至没见过,但她的身份,是林家嫡系,又是林家最出息的林如海长子,身份绝对不一般。
这般大的孩子,还没学会大人的谄媚和势利,又因为她的临时加入怀有警惕之心,因此没人主动上前说话。
这是正常的,这个时候考科举是比较麻烦的,光证明就需要秀才及以上有功名之人作保,然后需要五名考生互结。
一旦哪一个被查出问题,其他人有连带责任,要是被发现作弊,那完了,其余四人也会跟着遭殃,不仅这次考试的成绩会被取消,下一届也不能再考。
因此大家对于不认识的人,警惕是正常的。
苏叶为证明自己,一上来就用学识震慑住他们,先比诗,再斗文,用了一下午时间,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就够了,剩下的交由林家族长安排,不需要她再操心。
林家举人秀才不少,光是为这些孩子作保,绰绰有余。
她来的比较晚,抵达五天后,就开始考试。
姑苏是文风昌盛之地,即便是童生试,考的人数也不少,大几千人。
这就不怪每次姑苏的县试都由别处调派主考官过来,主要是为了公平。
这次的主考官,林如海已经打听过了,是二十三年的进士,文采风流,写得一手锦绣文章。
在翰林院待了十几年,帮助皇帝起草文书,也没改华丽精巧的文风。
他也更偏好那种清新隽永的风格,尤其在写诗方面,最好清隽活泼,不落俗套。
县试的笔帖诗并不难,只要学过作诗,都能写上几首,几乎没什么难度。
就是刚入学的黛玉,也能按要求写出合适的来。
可难就难在,怎么写才能出新意,毕竟这类的题目都烂大街了,科举又举行了这么多年,你能想到的,早被别人写完了。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