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玄幻小说 > 在名著世界当貔貅[综]笔趣阁 > 正文 402. 第四百零二章红楼潜龙在渊16 凌云子……

正文 402. 第四百零二章红楼潜龙在渊16 凌云子……(第1页/共5页)

    凌云子觉得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想要让陈景轩相信还不容易。

    当初在那个茶棚,正好有一个卖茶的老翁在,他看到那神奇的一幕, 一定印象深刻, 只要陈景轩能查到老翁身上,就一定能从他嘴里得到消息。

    人贩子被天火惩罚,婴儿被一位道长带走, 然后他就顺理成章出现,告诉陈景轩,目前苏叶所在。

    毕竟他是关键当事人,还有谁比他更了解情况?

    这么想的, 凌云子也是这样做的,当即离开姑苏,前往金陵。

    从姑苏到金陵, 可以坐船,仅需要两天时间, 但凌云子想要试一试入门后, 是不是也能用‘神行千里’这样神奇的方法来赶路。

    于是他摒弃了交通工具, 直接步行, 刚开始运用灵力,翻山越岭好不快活, 在山岭之间如履平地, 轻轻松松就能跳上几米高的石头和树木,甚至还能在树木与树木之间荡来荡去,像猴子一般。

    是的,凌云子在山林里见到了猴子,以前凌云子只觉得这些猴子也就是一般的山野动物罢了, 没什么神奇的。

    可这次,他突发奇想,猴子这么灵活,跳得又快又高,自己是不是可以模仿他们跳跃的方式,在山林间穿梭,就像自己模仿师傅一样?

    他越想越觉得靠谱,古有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创立五禽戏,可延年益寿,使身体更加矫健灵活。

    现有他凌云子观摩学习野猴动作,自创轻身功夫,说不定他也能成为一代宗师呢。

    凌云子越想越美,径直改变方向,追着猴子们往深山去了。

    反正告诉陈景轩这件事又不急,早晚都是要知道的,那早一点晚一点也没什么区别不是?

    凌云子为自己找好了借口,就心安理得的投入到研究猴子的行动方式上,借住稀薄的灵气,尝试模仿它们的动作。

    一开始,因为灵气不足,他常常被卡在树枝上,或吊在半空中,差点就要摔得头破血流。

    渐渐的,他学会了精细运用灵力,既然不够多,那就省着点用,然后学习猴子们平衡的方式,跳跃的幅度,以及怎么节省体力,控制全身肌肉等等。

    观摩越久,模仿的次数越多,他越来越能控制自己全身上下。

    慢慢地他就发现,自己变得和猴子一样灵活,即便不用灵力,也能在树枝间轻松跳跃。

    凌云子大喜,觉得自己悟到了真谛,练习起来越发上心。

    其实不是他的悟性有多好,而是锻体术本身已经把他的身体素质提高,即便没到这个小世界最高水平,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别说他还有灵气,即便没有,多加练习,也能和猴子们一样灵活。

    凌云子沉迷在高来高去的跳跃中不可自拔,逐渐忘了此行的目的。

    与此同时,陈景轩在没有外甥女的消息后,一上任就展开了对人贩子的全面盘查。

    他本就是按察使,主刑法之事,新官上任三把火,陈景轩想要做出一点成绩,好顺利坐稳这个位置,获得功劳,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没有哪个官员提出反对,相反,他们还大力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按察使还有监管考察吏治的职责,金陵父母官知府也不过正四品,偏按察使正三品,比所有人位置都高。

    也就是说,金陵乃至江南这一代,有关于刑法之事,他都可以插手。

    现在人盯上的是人贩子,而不是他们这些官员,那大家当然配合。

    在这些高官中,和人贩子有牵扯的,还真没有,他们想要钱财,找当地富户多好,轻轻松松就能拿到不少银子,何必去沾染这种阴司重,又来钱少的买卖。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二十两银子省着点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好几年,可对于有品阶的官员来说,那也不过是一顿饭一盏茶,或者逛一次戏园子的钱罢了。

    尤其这里是江南,置办一个铺子,购买一些良田,每年几千两银子不在话下。

    就算这些都没有,光是那些豪商们的孝敬,都要上万了。

    所以这些官员不大可能和人贩子有牵扯,或许他们手底下的役从和家仆有人掺和其中,但应该也是瞒着他们进行的。

    毕竟这种事做多了,是真的有损阴德,而古人尤其是读书人,比较讲究这个,像王熙凤那种天不怕地不怕,完全不信因果报应的人,真是少数。

    因此有些人贩子借了他们的势,也是瞒着他们的。

    所有官员都认为,自己和人贩子绝对不会有牵扯,那为了安抚新上任的上官,当然要全力配合了。

    就这样,整个金陵也开启了轰轰烈烈打击人贩子行动,甚至还波及了周围地区。

    原本就有姑苏江知府提供的信息,当第一个人贩子冒头,接下来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接一个人贩子被抓获,一批批人贩子团伙无所遁形。

    很快金陵府衙的大牢就已经人满为患,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也解救了不少,但无一是陈景轩想要找到的外甥女。

    但他并不气馁,而是越发的严肃认真,每个人贩子都仔仔细细审问,就是想找到当初那个人。

    在他这样连翻审问下,很多人贩子都熬不住了,该说不该说的全说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贩子落网。

    人数一多,就代表了大案要案,办好了就是大功劳,因此那些官员和衙役们不仅不感到厌烦,反而像打了鸡血一般,越发忙碌起来。

    在上下一心,众人齐心合力之下,很少有人贩子能逃脱法网。

    即便一时逃了,也会被周围的县镇官员送回来,原因也很简单,按察使并不是一地官员,还有个巡查的职责。

    在他们巡查的时候,发现案件,也是可以代为审理的。

    周围的父母官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