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宫。
钦天监连夜测算,得出结论:天命已变,旧律崩解,新纪元将至。
***
三个月后,并蒂书院召开“守诺大会”。来自天下七十二州的学者、医者、匠人、兵卒齐聚守诺堂,共商应对之策。承光端坐主位,虽双目失明,气度却如渊?岳峙。
“诸位,”他开口,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我们一直以为,历史是由英雄书写的。但真相是,历史是由无数普通人共同推动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牺牲,每一份信念,都在改变命运的流向。”
他举起左臂,展示“守诺者”三字:“我不是神,也不是救世主。我只是第一个敢于说‘不’的人。而我要做的,不是带领你们走向胜利,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道路。”
堂下寂静无声,唯有烛火摇曳。
片刻后,一位老医师站起:“若星宫降罚,战火重燃,我们当如何自处?”
承光答:“不迎战,也不屈服。我们要让他们明白,人类不再是棋子,而是棋手。”
又一人问:“倘若他们重启轮回,抹去今日一切,又当如何?”
承光微笑:“那就让他们试试。看看这五千年来,被沈昭点燃的火种,是否真的会被风吹灭。”
话音落下,守诺堂梁柱间的铭文逐一亮起,浮现无数名字??那些曾在十二次轮回中为理想赴死的无名者,那些默默守护并蒂书院的普通百姓,那些在瘟疫中逆行的医者,那些在边疆守望和平的士兵……
他们的名字汇成一条光河,直冲云霄,与那颗血色流星遥相呼应。
***
数日后,承光独自登上昆仑雪山。此处乃天地灵气交汇之所,传说中通往星宫的唯一路径。他携带一盏青铜灯,灯芯由千年梅枝制成,火焰幽蓝,永不熄灭。
当他抵达山顶时,天空骤然裂开一道缝隙,星光倾泻而下,凝聚成阶梯模样。
> “凡人,止步。”
> “擅闯星宫者,魂飞魄散。”
声音如雷贯耳。
承光抬头,尽管看不见,却仿佛直视那高高在上的存在:“你们自称神明,却只敢躲在星空背后操纵生死。你们定义善恶,裁定命运,可曾问过人间愿不愿意?”
他踏上第一级星阶,脚下立刻浮现万千幻象:战火、饥荒、瘟疫、背叛……全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 “这是你的考验。”
> “若你能走过这段路而不迷失本心,方可觐见星宫。”
承光笑了:“这些痛苦,我早已走过十二遍。”
他继续前行,每一步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记忆冲击。他看见自己在某一世是暴君,屠戮百万;在另一世是叛徒,出卖挚友;在又一世是懦夫,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去……这些都是沈昭经历过的罪与罚,如今由他一一承受。
但他始终没有停下。
直到最后一级台阶,他终于站在星宫门前。巨大的青铜门上,镌刻着一句话:
> “顺从者永生,反抗者湮灭。”
承光伸手推门,轻声道:“我以沈昭之志,承万民之愿,破尔虚妄之律。”
门,开了。
星宫内部并无金碧辉煌,反而如同一座巨大图书馆, shelves 延伸至无限远处,每一本书都记录着一个文明的兴衰。中央高台上,九位观星者端坐,身穿白袍,面容模糊,仿佛从未真正活过。
> “你来了。”为首的白袍者道,“你可知,抗拒命运的代价是什么?”
> “我知道。”承光答,“是孤独,是痛苦,是被所有人误解。”
> “但我也知道,自由的代价,总比奴役的安宁更值得。”
他从怀中取出那盏青铜灯,轻轻放在高台之上。
灯焰暴涨,瞬间席卷整个星宫。书籍一本接一本燃烧,火焰中浮现出无数面孔??那些被抹去的历史,被遗忘的抗争,被掩盖的真相。
> “你们以为,控制记忆就能控制未来。”
> “可你们忘了,只要还有人记得,就永远有人会站起来。”
火焰蔓延至观星者身上,他们的白袍开始剥落,露出 beneath的血肉??原来他们也曾是凡人,也曾有过爱恨情仇,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失去了自我,沦为规则的傀儡。
“救救我们……”一名观星者低声哭泣,“我们也想……做回人。”
承光望着他们,眼中第一次流下泪水:“我可以毁掉星宫,但真正的解放,必须由你们自己完成。”
他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在星宫回荡:
> “轮回已断,命轨重塑。
> 从此以后,人间之事,由人间决定。”
当他走下星阶时,天空中的三颗星缓缓合为一体,化作一轮新月,清辉洒落大地。
而地球上,所有曾受观星者影响的命星纷纷爆裂,化作流星雨坠落。人们仰望夜空,惊呼不已,却不知这场雨并非终结,而是新生的序章。
***
五年后,并蒂书院扩建至百里方圆,设有“忆史阁”、“明心堂”、“启智院”三大机构,专司记录真相、启迪民智、培养新人。承光不再担任山长,而是游历四方,行医授学,足迹遍及荒村野岭。
有人说他在岭南见过他,正教一群孩童识字,黑板上写着:“吾志长存,非因神力,而在人心。”
有人说他在西域沙漠中搭起帐篷,为旅人煮茶,讲述一个关于白衣少年与双生玉的古老传说。
也有人说,某个雪夜,他独自回到敦煌第七窟,在石碑前坐了一整晚。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石碑背面多了一行小字,笔迹清瘦刚毅:
> “我不是他,但我走着他走过的路。
> 这就够了。”
而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星宫废墟中,一株小小的梅苗破土而出,迎着星光绽放。
风起处,琴声再起。
依旧是《寒月吟》,但旋律已完全不同??不再是哀悼逝者,而是礼赞生者;不再是追忆过往,而是迎接黎明。
并蒂花开,千年不谢。
寒霜纵烈,终将融尽。
当春风再度吹过玉门关,
那一片梅林如雪纷扬,
正如他归来时,
袖间拂落的光。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